比亞迪完成“閃電”配售,15年內融資過千億港元

本週,比亞迪(002594.SZ,01211.HK)宣佈完成近434億港元的“閃電”配售。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相關公告發現,2008年“股神”巴菲特入股後,從2011年A股上市開始,比亞迪在過去不到15年的時間累計融資超過千億港元,而且幾乎每一次融資都能夠抓住市場熱度較高的時間點。

有業內人士認爲,因爲有巴菲特持股引發更多資金熱捧,比亞迪估值長期以來比其他汽車股估值都要高,融資可以獲得更多資金;多年以來,比亞迪融資也伴隨利潤增長和股價上升,展望未來,比亞迪需要給股東加大分紅力度,帶來更多現金回報。

趁港股升溫“閃電”配售

2025年港股市場火熱,DeepSeek帶動相關人工智能科技股大幅領漲港股市場,發佈靚麗銷售數據,以及智能化佈局快速推進的比亞迪,也一度突破400港元創歷史新高。比亞迪過去多次融資,董事長王傳福帶領的團隊,都能趁着市場情緒火熱的時候完成。

3月4日比亞迪公告稱於2025年3月3日訂立了配售協議。3月12日,比亞迪就公告稱,成功按配售價335.2港元向不少於六名的承配人發行合計近1.3億股新H股,經扣除佣金和估計費用後的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爲433.83億港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項目是近十年全球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再融資項目,也是全球汽車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閃電配售項目。對於香港市場而言,這是香港市場有史以來規模第二大的閃電配售項目,以及香港市場工業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閃電配售項目。據披露,該項目整體協調人爲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UBS AG Hong Kong Branch(瑞銀)及中信里昂證券有限公司(中信證券子公司)。中信證券(600030.SH)表示:“該項目啓動公開簿記後,僅15分鐘便實現發行規模完全覆蓋,最終訂單規模實現數倍超額覆蓋,併成功吸引了全球衆多頂級長線、主權基金、中東戰略投資人在內的投資者參與。”

長城證券認爲,以比亞迪爲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及其相關產業鏈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的同時,海外多個地區出於對自身汽車工業保護的目的,在近幾年先後推出各種限制性關稅壁壘等。故本次配售的前瞻性意義,還在於幫助公司進一步在新能源車國際化領域落實戰略佈局,加速公司在海外產能屬地化建設、本土化渠道佈局、國際品牌力強化等方面的步伐,推動公司出海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潘俊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產能擴張方面,比亞迪把汽車出海作爲第二增長曲線,海外產能佈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比亞迪選擇當前時間窗口融資,一方面反映了產業對資本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儘量減少了對原有股東股本的稀釋。

多次趁市場火熱融資

在巴菲特2008年底正式入股之後,從2011年A股上市算起,過去不到15年的時間,比亞迪歷經五次大規模的融資,累計融資大約爲1050億港元。比亞迪在A股的融資,2011年4月公佈要A股IPO,2015年6月初公佈A股再融資計劃,市場氣氛都比較熱烈;港股方面,2021年1月和11月主要的兩次融資,都是投資者對新能源板塊最熱捧的時期。

比亞迪迴歸A股在2011年4月才最終由董事會確定下來,A股發行股數約7900萬股,募集資金22億元。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成功在深交所掛牌。隨後A股再融資方案的出爐,也是在市場熱度較高的時點,2015年5月25日起停牌的比亞迪在6月3日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以57.40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2.61億股,這次融資要在2016年7月最終完成,募集資金143.69億元。

2021年1月21日,港股市場狂熱之際王傳福拋出了H股再融資近300億港元的方案,發行1.33億股H股,配售價格是每股225港元。2021年10月26日比亞迪H股創出歷史新高的324.6港元,2021年11月1日,比亞迪再次拋出融資138億港元的方案,發行5000萬股H股,每股價格爲276港元。

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比亞迪這幾年融資規模不小,管理層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市場敏感度,能夠在市場相對火熱的時候去做融資,這樣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同時也能減少對股東的稀釋壓力。不過,融資只是第一步,核心還是要看這些資金能不能真正創造利潤,企業賺的錢不只是停留在賬面上,而是要通過分紅回饋給股東,纔算是閉環。比亞迪在過去15年裡的分紅情況相對保守,雖然公司盈利能力在近幾年提升明顯,但分紅比例並不算高。

潘俊認爲,比亞迪這種頻繁融資現象在汽車產業轉型期具有典型意義,其背後既體現了企業戰略擴張需求,也反映出行業競爭格局的深層邏輯。汽車行業本質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尤其在新能源產業轉型、技術升級的階段,更離不開人才的積聚和資本的投入。在研發投入方面,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技術持續迭代,高階智駕技術處於產業爆發的初期,仍需大量人力和資金投入研發。

香港融資環境寬鬆

產業鏈融資陸續有來

有業內人士認爲,港股市場融資環境寬鬆,可以迅速完成,一旦市場進入相對火熱狀態,就很可能是融資好機會,對深陷“價格戰”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融資金額大小也決定了能否在市場份額爭奪中搶得先機。

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也需要不斷的資本投入,而港股市場融資環境相對寬鬆,機構投資者相對成熟,這次融資對比亞迪長遠發展而言是有利的。

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表示,融資對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的確來說比較重要,新能源汽車價格戰背景下,能夠融資的企業,就可以更好應對價格戰衝擊。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餘豐慧表示,比亞迪頻繁融資的現象反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高度資本密集型的特點,擁有充足的資本可以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因此,除了產品質量本身,管理層對市場動態的把握以及適時進行融資的能力確實是企業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有香港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投行從業人士和企業而言,抓住市場機遇快速完成各種融資項目,是一個重要能力。2008年巴菲特入股,長期資金跟隨買入後,擡高了比亞迪的估值,每次融資都能以較高估值實現,募集更多資金,在市場競爭當中有更多資金的投入,擴大市場份額。雖然過去兩三年巴菲特基本減持完畢,但這個過程中比亞迪每一次融資發行價都比上一次股價更高,能夠做到投資者和公司發展需求利益基本一致。相比而言,其他一些汽車企業在2021年和2022年股價高位融資,但股價距離當年高點有差距,要想再融資也難以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業內人士表示,接下來港股市場會有寧德時代(300750.SH)、正力新能等汽車產業鏈的融資項目,作爲比亞迪競爭對手整車企業的主要供應商,這些擬上市公司也需要大量資金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