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出「洗產地」大絕招?謝金河揭攻臺機率
傳出比亞迪將以泰國爲中轉基地,試圖進軍臺灣市場。(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太古汽車集團近期因獲得比亞迪(BYD)代理權,並傳出宴請立法院高層商談進口臺灣事宜,引發社會熱議,這一舉措也讓經濟部提高警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分析,比亞迪攻臺難度極高。
比亞迪一系列佈局,包括太古汽車已拿下臺灣總代理,計劃以德冠賓士與太古合資成立的「騰勢汽車」品牌,從泰國廠進口來臺。謝金河表示,由此可看出比亞迪對於搶進臺灣仍然透過各種管道在努力,經濟部則極力防堵,而在川普的關稅大刀下,也引發臺灣如何提防大陸洗產地的討論。
謝金河提到,過去30年,大陸製造業席捲全球,每一個產業,只要是大陸舉國投入,那個產業一定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價格殺戮,川普的關稅就是對這些過剩產能築起高牆。
今年電動汽車則是價格殺戮下最具代表性的慘業,這也是比亞迪想搶攻臺灣市場的主因。謝金河說,比亞迪因擴張過快,這半年來,負債從440億美元上升至540億美元,應收帳款付款天數拉長到270天,看起來壓力不斷上升。
謝金河文末總結,比亞迪想進臺灣,是想要搶佔另一個新市場,但是在關稅敏感時刻,全民都會放大檢視,他認爲比亞廸攻臺難度恐怕極高。
針對比亞迪積極作爲,經濟部再次重申立場,若比亞迪藉由第三地轉運方式將車輛輸入臺灣,可能構成「洗產地」行爲。若違規最高可處以新臺幣300萬元的罰鍰,恐面臨1個月至1年內禁止進出口,或限制特定貨品的進出口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