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蔓延 新臺幣連五黑

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川普第二波「對等關稅」通知寄出,但名單仍未見臺灣,市場維持不確定性,避險情緒延續,儘管臺股10日隨美股上揚,但外資領到臺積電股利後轉向匯出,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開盤不久即站回29.2元關卡,午後最低貶至29.244元,但央行在29.22~29.24元附近反向調節阻貶,壓抑新臺幣貶幅,後續預估先慢慢往29.3元價位測試。

新臺幣10日收在29.24元、貶9分,已連五日收黑,收盤創7月1日以來新低,總成交量20.85億美元,同樣是7月1日以來最大量。

匯銀主管指出,此波新臺幣升幅猛烈,第二季起一路穩坐最強亞幣,但主要國家談判已陸續出爐,臺美貿易談判則遲遲未公佈答案,匯市「卡一個關稅議題」,市場偏向觀望,且近期匯價回貶,除了外資領到臺積電股利後大量匯出,進口商近幾日慢慢進場買匯,也使新臺幣走勢趨貶,罕見在主要亞幣中相對偏弱。

從近期1個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來看,已收窄至230點左右,2個月期460點、3個月期660點,市場對於新臺幣升值預期放緩。匯銀主管指出,央行連串穩匯措施確實有奏效,短線抑制住市場預期心理。

匯銀主管表示,關稅談判仍是影響新臺幣走勢的主要因子,未來主要是跟日韓尤其是韓國稅率比較,目前預期臺灣對等關稅稅率應會落在15%~18%之間,若最終稅率低於韓國,新臺幣將走向升值,但應是緩升爲主,因關稅疑慮解除,主要產業可正常運作,提前拉貨的狀況可望減少,升值預期趨緩後,新臺幣升幅將回歸正常。

而短線來看,匯銀交易員表示,從10日成交量觀察,外資買超與跟臺積電股利匯出金額沒有很相當,後續可能還有大量股利等着匯出,加上還有其他大廠股利,新臺幣應會繼續走貶,先往29.3元測試。

交易員認爲,新臺幣在29.3元上方出口商布單不少,站上此價位出口商都會加減拋匯,且央行盤中也有反向阻貶,因此匯價即時回貶,也很難快速貶至29.5元關卡,近期在關稅談判出爐前,新臺幣每日震盪區間應該都會在上下1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