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11天2度咬人 陳宥丞要求公開事件處理流程調查報告

比特犬Lucky進籠。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文山區6日才發生比特犬誤觸車窗跳出車外咬傷人,相隔11天,同只比特犬又在大安區咬人。民衆黨臺北市議員陳宥丞提出四點檢討,並要求動保處公開兩起事件的處理流程、會議記錄與調查報告等。

陳宥丞說,一隻比特犬在短短不到兩週內,兩度發生咬人事件,真的只是單純的意外,還是管理上的漏洞?陳說,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隻比特犬第一次咬人後,動保處並未立即採取更嚴格的管制措施,僅要求飼主提出管束計劃,並未沒入犬隻。

陳說,這樣的「寬容」換來的不是改善,而是更嚴重的風險,讓市民暴露在潛在危險之中,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合理嗎?

陳宥丞提出四點要求,包括動保處公開兩起事件的處置流程、會議記錄與調查報告,並說明爲何第一次事件後,未能採取更嚴格的管理措施,導致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另外,檢討攻擊性犬隻的管理標準,對曾有攻擊紀錄的犬隻,應強制規範配戴口罩、使用短牽繩,並限制乘車條件,以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陳也要求動保處,建立更完善的處置機制,確保未來發生類似案件時,能夠即時應對,而非等到第二次傷人後才補救;第四點,強化動物之家內的收容安全措施,確保員工具備足夠的防護訓練,並針對攻擊性犬隻制定適當的安置方案,以避免沒入後衍生其他問題,例如與其他犬隻衝突、攻擊工作人員等。

陳宥丞說,這並不是針對特定犬種,而是動保政策的管理缺失,應該被徹底檢討!寵物的生命當然重要,但市民的安全更不能被忽視。 動保處不能等到事情鬧大才來事後補救,必須正視問題、完善制度,杜絕「第二次傷人」的情況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