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詐騙輕生案例重現 北市警啓動受害人轉介心理諮商
詐騙案層出不窮,臺北市警局7日啓動針對詐欺案件的轉介輔導機制,報案時即會提供申請心理諮商服務的表單,由民衆自願填寫,若願意接受協助將會轉介至衛生局處理。(本報資料照)
詐騙案層出不窮,去年在臺北市內湖區曾發生母女因詐騙1200萬元不幸輕生事件,其中承辦警員曾嘲諷被害人怎麼被騙,受外界抨擊。臺北市警局本月啓動針對詐欺案件的轉介輔導機制,報案時即會提供申請心理諮商服務的表單,由民衆自願填寫,若願意接受協助,會立即轉介至衛生局處理。議員則建議,不只詐騙案,其他重大案件例如重傷等案件,也應研擬辦理轉介輔導機制。
臺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13日審查相關議案,其中由國民黨市議員詹爲元提案,要求警察局受理詐欺案件調查筆錄時,應主動詢問報案人或偕同家屬是否同意,提供個人資訊讓臺北市衛生局轄下之心理衛生中心,主動提供心理輔導或心理諮商協助,避免類似去年內湖母女遭詐輕生悲劇重演。
北市警局表示,依照《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規定,自從去年8月20日起就會在詐欺案件告知受害人若有心理諮商、社會救助、及法律扶助需求,可致電衛福部1925安心專線或1957福利諮詢專線,先做宣導。
詐騙案層出不窮,臺北市警局7日啓動針對詐欺案件的轉介輔導機制,報案時即會提供申請心理諮商服務的表單,由民衆自願填寫,若願意接受協助將會轉介至衛生局處理。(臺北市警察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市警局指出,自今年5月7日起,若員警承辦詐騙相關案件時,即會提供申請心理諮商服務的表單,由民衆自願填寫,若願意接受協助並提供個資登記後,會立即轉介至衛生局處理。
此外,由於民衆報案後通常相當恐慌,如未當場提出需求,警方還會寄出簡訊通知再度提醒可提出諮商需求,避免當下忽略心理受創問題,此爲全國首創。
國民黨議員曾獻瑩表示,被害人通常因投資詐騙失去大量財產,導致嚴重焦慮、失眠、情緒崩潰,甚至有自殺傾向,另外他也有接獲利用AI合成裸照進行「性勒索」的案例,這些案例是否能透過新機制獲得即時協助?市府是否有主動追蹤與完整資源連結機制?
衛生局迴應,個案轉介後即由心理師或社區資源中心進行「開案處理」,初步瞭解個案狀況後,提供心理諮商,如果狀況較爲嚴重,例如有憂鬱症或自殺傾向等情形,必要時會再轉介醫療或社工資源持續追蹤。
曾獻瑩建議,相關案件應建立跨機關聯繫平臺,整合心理、法律、醫療與警政等資源,建立重大詐騙個案主動關懷清單,針對高金額損失或高風險被害人,主動定期追蹤,並加強第一線警察與民衆接觸訓練,讓員警能更敏感地辨識潛在心理受創,並主動引導填寫轉介單。
新黨議員侯漢廷則建議,除了詐騙以及性侵、家暴案件外,重大案件例如重傷、殺人未遂等案,未來也因研擬相關轉介措施。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兒少生命權,愛孩子,請把機會留給他。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