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青少年初打工掉陷阱 林月琴籲勞動課程落實高中職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臺少盟舉辦記者會,嚴正指出政府長期以來對青少年打工族的漠視態度,更忽略了他們在教育端的需求,呼籲教育部應將現有勞動部規畫的勞動課程正式結合「勞動教育」理念,納入既有課綱中,作爲高中及高職學生的必修內容。(圖/林月琴辦公室)

在五一勞動節前夕,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臺少盟舉辦記者會,嚴正指出政府長期以來對青少年打工族的漠視態度,更忽略了他們在教育端的需求,呼籲教育部應將現有勞動部規畫的勞動課程正式結合「勞動教育」理念,納入既有課綱中,作爲高中及高職學生的必修內容;林月琴表示,勞動教育不能只灌輸法規理論,應教會青少年辨識風險、保護自己。

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及警政署統計資料,21至25歲族羣爲打工詐騙受害最多者,未成年人也屢遭招募至海外犯罪行爲,截至2022年底,237人經鑑定爲人口販運被害人,其中弱勢族羣佔22.78%;2023年統計指出,少年嫌疑人中,有2成涉及詐欺罪。

此外,在監察院2023年「彰化少年囚虐案」調查報告中,監察委員葉大華、高涌誠指出,兒童勞動者有免於遭受經濟剝削之權利,政府機關應考量兒少最佳利益,對於18歲以下兒少有工作需求者,制定相關政策並給予特別保障措施,提供安全的職場就業環境。

臺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表示,2023年有多位未成年人因犯罪集團招募臺灣民衆,引誘到柬埔寨、杜拜等地進行犯罪活動,包含電信詐欺、性剝削和勞力剝削等,引起社會輿論譁然。但單靠嚴刑峻罰的法律制裁並不會完全解決問題,仍要深入探討爲何這些青少年會落入犯罪集團的圈套。

臺少盟呼籲,「教育部應將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內容」、「勞動部應攜手校園課程內容,加強勞動安全知識推廣」、「勞動部儘速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讓職場青少年尊嚴自在的工作」。

目前是建國中學的曾姓同學表示,教育現場對於勞權保障相關課程的設計,仍以理論爲主要導向,恐難以提供青少年符合實際需求的知識內容,例如該如何確認薪資、勞健保及待遇符合法規?該如何避免落入求職詐騙陷阱等等,在現今的高中課本中內容十分稀少,教育部、國教院及勞動部應該研擬更加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勞動教育課程。

林月琴指出,臺灣青少年勞動教育「大人覺得有教,學生卻用不到」,現行課程未貼近打工現場需求,以成人思維規劃課程,導致學生成爲職場受害高風險族羣,勞動教育不能只灌輸法規理論,應教會青少年辨識風險、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