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經濟背後重要推手「微程式」 巨大、家登、威剛都是大股東

微程式創辦人吳騰彥1995年在嘉義市創業,目前許多民衆透過卡片「嗶」一聲換取的商品和服務,背後系統都是由微程式提供。(圖/財訊提供)

公車讀卡機、停車場收費系統、YouBike租賃服務,甚至到半導體用的光罩檢測儀的關聯是什麼?答案是「微程式」資訊。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從1995年創立初期的系統整合,到2005年轉型爲產品開發商,微程式推出如悠遊卡、icash等交通電子支付設備,並陸續拓展至販賣機、停車場、臺灣大車隊等應用場域,最終打造出可靈活應對敬老卡、學生優惠與月票制度的整合平臺。許多民衆透過卡片「嗶」一聲換取的商品和服務,背後系統都是由微程式提供。

微程式創辦人是雲林出生、嘉義農專畢業的吳騰彥,他早年在田裡開過鐵牛(農用耕耘機),直到接觸電腦後,人生方向就此轉彎。對寫程式產生濃厚興趣的他, 1995年在嘉義市創業,成立「微程式資訊」,員工只有兩個人。「創業一開始就想說,如果失敗還不出錢來,可能連回家過年都不敢。」一晃眼,微程式今年已經邁入第30年。

吳騰彥指出,臺灣多數資訊電子企業仍以OEM與ODM爲主,規模大、風險小;但微程式選擇走另一條路,從產品定義、系統設計到營運維護一手包辦,90%以上營收來自自研產品與服務。他說:「創新最大的風險,是你花了十倍力氣,也不一定會成功。但我們願意投入,因爲成功之後,它的價值可以複利放大。」

吳騰彥形容,微程式就像「資通訊設計界的中央廚房」,能爲不同產業烹調出專屬的智慧化解方。有趣的是,吳騰彥亦是「德鑫半導體控股公司」的原始投資發起人之一,與家登精密等18家廠商組成策略聯盟,透過資源共享與合作開發,例如EUV光罩檢測儀,降低進入高門檻海外市場的成本與風險,加速高階產品拓展。

而且不同於一般接案思維,微程式強調「與產業共創」,採取共同投資、共享利潤的模式。《財訊》雙週刊分析,而這種特殊商業模式,也讓不少知名企業都默默投資。攤開今年5月出爐的微程式年報,巨大機械持股17.75%,家登精密7.99%,威剛2.95%,大股東都是各界翹楚。

從2009年起與巨大機械共同開發YouBike,至今已營運15年,從5臺腳踏車起步,一路成長爲全臺指標性的公共運具系統,也發展出訂閱制分潤商模。「當時劉金標董事長找我們合作,他只會做腳踏車,但要借還、雲端註冊、數據清算,他沒資源做。我們就是做這塊。」吳騰彥說,微程式扮演資訊系統設計者角色,而非純技術外包,才能長期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