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美對臺與烏差異 葉耀元揭玄機:不是止戰

川澤會談臺與烏差異 葉耀元:美對臺不是止戰 而是不讓戰爭發生。曾薏蘋截圖

美國總統川普今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民進黨直播節目受訪表示,美國對烏克蘭,要的是止戰跟保護和平,或嚇阻俄羅斯再度攻打烏克蘭,但對於臺灣,美國現在不是止戰,而是現在就是不要讓戰爭發生。

民進黨直播節目「午青LIVE-瑩在國際」主持人韓瑩,今以「川澤會最新分析!藍白刪凍國防預算 削弱華府對臺支持!關稅新局 投資美國大浪!」爲題,連線葉耀元。

主持人韓瑩提到,美國對盟國的安全承諾,各界關注,臺灣常被烏克蘭拿來比較,現階段美國對烏克蘭所採取的戰略跟美國對臺灣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差別在哪?

葉耀元說,差別很明顯就是,「一個已經被打了,ㄧ個還沒被打」;2022年美國對於烏克蘭的態度很模糊,因爲對美國的國家利益關聯性沒有那麼大,這會分散美中之間的競爭資源,這對美國的策略上是不合算的,只是後來發現戰爭開打後,全球市場產生這麼大波動,歐盟國家又很在意這件事,導致美國好像不去做點事,說不過去。

他說,所以美國要積極調停,但沒有派兵介入,希望戰爭可以結束,也希望在戰爭結束後,防止這個戰爭再現,因此美國第一個策略是先讓戰爭結束,現階段叫「防止」,先讓和平產生,再來如何延續和平、最後防止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

但他認爲,臺灣從1979年美臺斷交後,美臺的共同防衛協議就消失了,所以美國就一直採行戰略模糊的態度,這個戰略模糊追根究柢就是,「如果把話講得太死,那不就表示臺灣人,不用自己保護自己了嗎?」「所以我不要跟你講清楚我在做什麼,我只是希望你們可以和平的解決你們的紛爭」,這是美國的基本態度。但如果如果中共對臺灣的冒進,或軍事嚇阻的等級升高的話,這個模糊就會慢慢變得更爲清晰。

葉耀元說,但現在當這些海軍穿越臺灣海峽已經變成另一種常態,前美國總統拜登多次公開說明會派兵保護臺灣,川普日前在募款餐會談話還有日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都提到「在我任內習近平不會打臺灣」,是用另一種方式強調戰略清晰的概念,一定程度是,「我這個安全保障,事實上沒有講出來,但是有要做給你看」的態勢。

葉耀元認爲,對臺灣來講,美國現在不是止戰,而是不要讓戰爭發生,因爲美國也擔心,就是假設把話說死,會讓中國覺得「是不是現在打比較快?」,所以沒有必要「把他們送上梁山、

狗急會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