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恆大還會玩槓桿的海航,已經被掏空了
身爲航空公司卻從不靠賣機票賺錢,還能賺出潑天富貴,萬億身家?
曾經作爲中國第二大民企的海航集團,就是這樣的狠角色。海航的商海沉浮史,遠比恆大還魔幻。
點擊上方視頻立即觀看
快刀財經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爲了滿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財經」的視頻內容我們會同步在公衆號上發佈,還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還是犀利但有溫度的內容,還是足夠多的增量信息,還有你在公衆號上可能看不到的獨家重磅。快去視頻號、抖音、B站、小紅書搜索「快刀財經」,關注我們,每天爲你解剖一個新商業真相。
以下是本期視頻腳本:
你相信有從不靠賣機票賺錢,卻還賺出潑天富貴,萬億身家的航空公司嗎?
曾經作爲中國第二大民企的海航集團,就是這樣的狠角色。從資產規模1.2萬億到前段時間因爲一張不到700元的票據被列爲被執行人,海航的商海沉浮史,遠比恆大還魔幻。
1993年,海航連第一架飛機都還是租來的。租金,是用海南省財政撥給的1000萬元啓動資金抵押來的——彼時的海航,連飛機翅膀都買不起,卻用一場“資本魔術”拉開了傳奇序幕。
海航拿着民航總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向金融機構描繪“飛機就是未來中國的印鈔機”的藍圖。只用短短三個月,募集到2.5億元資金,遠超初始資本金的25倍。
海航呢,就用這募來的2.5億元作爲信用擔保,又向銀行貸出來6個億,以“首付50%”的方式購入了4架飛機。飛機到手後,海航又馬上把飛機抵押給銀行再次貸款,循環往復。更絕的是,除了飛機本身,海航還把飛機未來三年的收益權,也用3.5億賣給銀行。
這套“借雞生蛋”的套娃型操作,讓海航在十年內擁有了200多架飛機。
手裡有傢伙了,步子就邁得更大了。
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海航抄底收購了土耳其的一家飛機維修公司和貨運航空,開啓了國際化進程。2015-2017年,海航又砸了500億美元完成80多筆跨國併購,從希爾頓酒店到德意志銀行,從紐約寫字樓到瑞士航空餐配公司,海航的資產規模膨脹到了1.2萬億,實打實的“用槓桿撬動地球”,比恆大還“內行”。
海航身價暴漲,然而作爲創始人的兩位黃金搭檔,陳峰與王健的矛盾卻如火山般爆發。導火索就是王健主導的“全球併購計劃”,陳峰則認爲這樣的操作過於激進,兩派由此開始血拼。
2016年,海航實業高管簽署《陽光宣言》效忠王健,隨後集團下發“三不政策”(不執行陳峰指令、不回答問題、不解釋),陳峰不僅被架空,甚至有員工因接陳峰電話被開除。
然而王健的“併購-抵押-再併購”模式讓海航負債率飆升至90%,每分鐘的利息支出就高達10萬元。
2017年,因負債過高,海航被銀保監會叫停海外併購的一紙禁令切斷了資金鍊。
賬面資產的1.2萬億中,實際可動用的現金僅406億,而短期債務卻高達2158億。更致命的是,2300家子公司中,90%是空殼,關聯交易和違規擔保超千億。
戲劇性的是,次年,王健卻因意外身亡,疑點重重。此後其家族與海航就400億股權展開拉鋸戰,最終由陳峰主導的“慈善信託”接管,海航徹底由陳家“掌控”。
隨着2020年疫情爆發,航空業徹底收入歸零。但海航每天仍需支付1.2億元利息。爲了抵債,海航甚至拍賣飛機、搬走北京總部的辦公傢俱……但審計結果讓工作組傻眼:海航控股被佔用資金375億,財報成了一紙笑話。
陳峰的復出以“因涉嫌違法被警方帶走”而收場。2021年,海航以7500億債務創下新中國最大破產案紀錄,創始人股權清零,曾經的航空帝國徹底淪爲資本廢墟。
這對曾經的黃金搭檔,用二十年時間演繹了一場權力與資本的魔幻史詩,最終留下的,是中國商業史上最昂貴的故事。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本站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雲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羣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於爲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羣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