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爆出大瓜!
碧桂園最近攤上大事了!這家曾經號稱"宇宙房企"的巨頭,今年上半年居然預虧185億到215億!
這數字聽着都嚇人,比去年同期的151億還多出好幾十億。要知道,這可是連續第三年鉅虧啊!2023年他們虧了1784億,2024年又虧了328億,加起來快把整個公司的市值都虧沒了。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這麼大的窟窿到底咋來的?說白了就是房子賣不動了唄!現在全國樓市都不景氣,碧桂園的房子更是賣不上價。
他們自己說是"項目結算規模下降,毛利率低,資產還減值"。翻譯成人話就是:蓋的房子賣不掉,就算勉強賣出去了也賺不到錢,還得計提一堆爛賬。
不過最讓人唏噓的,還是這家公司的瘋狂擴張史。想當年碧桂園靠着"成就共享""同心共享"這兩招,愣是把員工從幾千人擴充到13萬大軍!那時候他們號稱"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全國到處拿地蓋樓,銷售額蹭蹭往上漲。誰能想到風水輪流轉,如今員工只剩不到3萬,連總部大樓都開始出租了。
有意思的是,老闆楊國強早就退居二線,女兒楊惠妍接班後也沒能扭轉乾坤。最近的消息說,他們正在跟債權人談債務重組,要把141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延期。聽說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債主點頭同意,但能不能在年底前搞定還是未知數。畢竟這年頭,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說到管理問題,不得不提他們的奇葩激勵制度。以前爲了衝業績,碧桂園搞出了"全員營銷",連保潔阿姨都要背銷售指標。
有人說,有員工爲了完成任務,自己買了房,然後把自己家的房子都掛到平臺上賣。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現在看來反而是埋下了禍根。
更諷刺的是,儘管公司虧得底朝天,高管們卻賺得盆滿鉢滿。前任總裁莫斌光是2020和2021年就拿了3.2億年薪,這錢掙得比開發商蓋樓還輕鬆。
難怪有人說,碧桂園是"窮廟富方丈"的典型代表。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真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碧桂園這樣的千億巨頭在生死線上掙扎,另一邊卻是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這些國企逆勢擴張。
今年前7個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漲了13%,但民營房企普遍還在跌。這說明啥?市場正在加速洗牌,那些盲目加槓桿的房企終將被淘汰。
碧桂園現在最大的救命稻草就是債務重組。如果這次能談成,或許還能喘口氣。但問題是,就算債務延期了,手裡積壓的那些房子該怎麼辦?
其實不只是碧桂園,整個房地產行業都面臨着信任危機。購房者擔心爛尾,投資者害怕爆雷,地方政府愁着土地賣不出去。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說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但具體怎麼落實,各方還在觀望。
做生意不能只顧着埋頭狂奔,必要的時候也得停下來看看路。尤其是房地產這種資金密集型行業,槓桿用不好就是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