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0元殺價 風電3-3期擬設保底價
風電「0元競標」破盤價恐不再。圖爲臺電離岸一期風場。(臺電提供)
風電「0元競標」破盤價恐不再!離岸風電第3階段第3期(俗稱3-3)選商規則近日即將公佈,經濟部表示,尚在與各界溝通,會盡量加快。由於最新一期不再強制國產化,因此研擬競標時設定一個「保底價」供出價,以利業者取得銀行融資。
所謂保底價,就是以臺電的「迴避成本」當基準,這是指不含再生能源臺電自己發電成本,代表如果開發商未來自行賣電給民間出問題,臺電需以此價格買回,也代表政府給予保證收購價,這有助銀行安心,給予業者融資。
至於保底價要以多少年平均價爲準,目前經濟部並未決定。但以2023、2024年,臺電的迴避成本每度3.36、3.47元來說,隨着電價調升,2025年預估不會少於此,等於保底價平均可能高逾3元。
離岸風電進入第3階段區段開發,目前已辦兩期,3-1、3-2期廠商全殺出0元競標。風電產業界自己對此也有不滿,早呼籲政府不要放任同業間惡性0元殺價。
3-3期容量原設定3GW,但因爲前兩期未標足加上海峽風場違約回收,預估可釋出超過4GW。經濟部能源署官員表示,3-3期的選商機制,不會如外界說的6月底前公佈,只能說會盡速加快。
此外,2050年淨零排放,但也要兼顧「公正轉型」;國發會社會發展處處長張富林12日表示,今年建立地方治理平臺,透過經費分攤、政策指引來實踐淨零排放。
張富林說,聚焦高碳排產業影響以及綠能設施,短期將在六都先試辦2項以上的計劃,每案預計可以獲得300萬元至500萬元補助;國發會結合地方政府、民間非政府組織(NGO)與地方利害關係等團體共同討論,盤點國內、外正向案例,預計8月政策指引出爐,期望12月前舉辦成果發表,減輕淨零轉型對相關利害關係人帶來的衝擊,促進區域衡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