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市場焦點:英偉達(NVDA.US)財報能否重振美股“AI信仰” 美國1月PCE數據有望緩解通脹擔憂

智通財經APP獲悉,由於一系列經濟數據引發了對美國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和通脹居高不下的擔憂,美股在過去一週表現不佳。標普500指數上週累計下跌約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在上週的跌幅分別爲約2%和近3%。

在未來一週,英偉達(NVDA.US)的財報預計將成爲頭條新聞。家得寶(HD.US)、勞氏(LOW.US)、賽富時(CRM.US)的財報也將成爲焦點。

在經濟數據方面,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將於週五公佈的美國1月PCE物價指數數據,這項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將揭示通脹狀況。與此同時,將於週四公佈的美國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也將受到市場關注。

通脹

由於通脹仍高於美聯儲的目標,且勞動力市場基礎穩固,市場押注美聯儲在2025年上半年不會降息。

將於週五公佈的美國1月PCE物價指數數據將揭示美國通脹的最新狀況。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同比增長2.6%,低於前值2.7%;預計美國1月PCE物價指數將環比增長0.3%,高於前值0.2%。

由於組成部分的差異,預計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數據顯示的1月份的價格上漲速度將比美國1月CPI數據所顯示的更溫和。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指出,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2.6%“意味着過去12個月的核心通脹率出現了實質性的下降”,這與他們對美聯儲在6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測一致。

英偉達財報

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頭將在週三美股盤後公佈第四財季業績。華爾街分析師預計,英偉達Q4營收將同比增長73%至382.6億美元,調整後的每股收益將同比增長63%至0.84美元。

本次財報的核心看點在於AI數據中心業務能否延續增長態勢、Blackwell GB200架構產品量產進度是否面臨技術性延遲、GPU產品的市場過渡節奏以及公司管理層對全球AI應用商業化進程的戰略研判。

此外,由於DeepSeek-R1“低成本+高性能”開源模型的問世引發了市場對大規模AI模型算力需求的重新評估,投資者還將重點關注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對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環境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黃仁勳近日表示,DeepSeek-R1模型的推出非但不會抑制AI計算需求,反而可能成爲激發市場追求高效能AI架構的催化劑,從而驅動整個AI產業的技術迭代。他強調,儘管模型預訓練效率持續提升,但AI推理環節作爲實際應用的核心階段,其算力消耗具有不可壓縮性。

今年迄今爲止,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美股七巨頭”大多表現落後於標普500指數,對該基準股指的貢獻也不如過去兩年。美國銀行分析師Vivek Arya表示:“英偉達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可能出現波動,但我們預計積極的勢頭將會恢復,因爲投資者期待英偉達在即將舉行的GTC大會上揭露GB300產品線,並將潛在市場擴展到機器人和量子計算技術領域。”

市場不確定性

儘管美股在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政策的大量頭條新聞中展現出了彈性,但各種調查數據都顯示出了擔憂情緒。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降至64.7,爲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美國2月SPGI綜合PMI衡量的經濟產出跌至1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關稅及其可能推高通脹的擔憂是這兩份調查數據的核心。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美國企業在年初時的樂觀情緒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不確定性加劇、商業活動停滯和價格上漲的黯淡前景。企業普遍擔心聯邦政府政策的影響,包括削減開支到地緣政治發展。”他補充稱,美國企業對未來一年的樂觀情緒已降至“大流行以來最悲觀的程度”。

儘管美股在上週走低,但仍徘徊在歷史高點附近。花旗美國股票策略師Scott Chronert表示,在美股估值接近歷史新高之際,隨着投資者試圖消化特朗普政策的影響,市場在2025年的上漲之路上可能會有更多的波動。他表示:“我們認爲,在2025年底前,標普500指數仍有上行空間,但可能會有一段持續的波動。不過,回調得以讓我們獲得更好的買入點。”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