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難移?研究曝「父母遺傳」機率不到40% 性格非宿命隨時會變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人的性格並非永久不變,且遺傳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大。 示意圖/ingimage
俗語說「三歲定終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的如此嗎?許多人相信人的性格難以改變,甚至認爲父母的性格會遺傳給孩子。但根據日媒「News Post Seven」報導,日本資料科學記者鈴木祐指出,個性並非一輩子不會改變,且父母的影響也有限。
近年來多項國際研究發現,性格其實會隨時間和人生經歷而轉變。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追蹤約500人長達20年的時間,結果發現多數參與者性格出現明顯變化。例如,原本內向的人隨年齡增長變得外向、神經質的人逐漸變得穩定堅強。尤其當一個人有清楚明確的價值觀,例如「想幫助他人」或「追求挑戰」,往往更容易養成正向的人格特質。另一份伊利諾大學的分析則指出,接受心理治療或行爲訓練的人,僅四周後性格就會出現顯著改善,且效果可持續數年。專家因此認爲,人的個性有隨時可調整改變的彈性。
那麼,父母的性格會不會直接影響小孩?研究顯示,勤勞、好奇、外向或焦慮等性格特質確實有約五成會受到遺傳影響,但不代表親子就必然相似。以愛丁堡大學對上千個家庭的調查爲例,親子性格相似度的機率僅約39%,與親子完全不同個性的機率33%相比,其實差距不大。
專家強調,形成特定的性格並非只有基因的影響,而是大量基因與後天經歷交互作用的結果。像離婚、升遷、親人過世等重大事件,都可能讓一個人變得更焦慮或更積極。因此,父母雖能影響環境,但孩子是什麼樣的個性,往往還是由自己的體驗與選擇決定。因此,性格並不是無法改變的宿命,而是隨着人生經歷與價值觀持續變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