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緊盯四類消防隱患展開清掃

1月以來,全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1起、無有效降水,日均草木垃圾火災5.64起……近日,北京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2月份新聞通氣會召開,對森防緊要期安全形勢和對策措施以及全市降險除患行動進行部署。據介紹,本市將重點圍繞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疏散通道堵塞佔用、機動車佔用消防車道、房前屋後(屋頂)私搭亂建等四類消防安全隱患問題開展清掃。同時,將通過灑水車、環衛車等車輛及利用室外水源,對居民小區綠地、旅遊景區及施工單位等區域開展灑水溼化工作。

據消防部門介紹,今年1月份以來,全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1起,均發生在室外,未造成人員傷亡。從起火狀態看,行駛中起火12起,充電中起火4起,停放未充電5起。從起火原因看,電池故障15起,車輛線路故障6起。起火涉及外賣行業5起。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新聞宣傳處處長劉洋指出,從着火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少車主是從非正規渠道購買的電池,“非正規渠道購買的電池往往存在生產工藝不達標、使用劣質電芯等問題,特別是超標電池經過非法改裝,缺乏必要的安全保護裝置,在過充、過放、碰撞等情況下極易發生故障,引發火災甚至爆炸。”劉洋提示,請不購買、不使用非正規渠道銷售的、未經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電池,務必使用與電池匹配的原裝充電器。

爲有效遏制火災多發勢頭,本市自2月14日起,在全市開展消防安全“降險除患”春季整治行動。此次整治主要針對火災高發頻發、上升勢頭明顯的重點場所,亡人火災易發多發的重點人羣,以及造成火災蔓延擴大的重點環節。

“從以往火災情況統計分析來看,自主意識差、自救能力低,再疊加有酗酒、吸菸、拾荒等生活習慣的人員,特別是老年人羣體,是火災傷亡的多發人羣。”劉洋說,爲了遏制“小火亡人”,近期消防部門將重點做好關愛工作。針對高齡老人,開展社區人員對接,提示安全風險,確定幫扶對子;針對有拾荒習慣的人員,登記入賬,明確專人上門查看,幫助聯繫廢物回收,及時處置撿拾物品,防止大量囤積可燃雜物;針對居住一層且房前屋後違章搭建的情況,組織屬地鄉鎮街道將依法實施拆除。

同時,本市還將緊盯住宅小區和村民經營性自建房“兩類”場所,重點圍繞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疏散通道堵塞佔用、機動車佔用消防車道、房前屋後(屋頂)私搭亂建等“四類”問題開展清掃,對四類問題整改不力的單位和拒不改正的個人,將依法處罰。

據市應急管理局火災防治管理處副處長羅經燦介紹,全市已連續近百日無有效降水,加之大風天氣,導致室外草木垃圾類火災頻發,目前北京日均草木垃圾火災5.64起。

“每年三四月份是北京森林火災高發時段。從近5年的數據看,全市近九成的森林火災都發生在這一時間段。”羅經燦表示,本市即將進入春季森林防火緊要期,即每年的3月1日至4月15日。今年的山火形勢更爲嚴峻複雜,無有效降水,再疊加春季氣溫快速回升、林區及周邊春耕生產、施工動火、踏青旅遊、民俗祭祀等活動增多,各類野外違規用火行爲頻發,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情。

針對風乾物燥、戶外可燃物火災風險增高的情況,本市將組織開展溼化工作。通過灑水車、環衛車等車輛及利用室外水源,對居民小區綠地、村莊綠地、綠化帶、灌木叢、旅遊景區及施工單位等區域開展灑水溼化工作。在火災易發高發區域加大灑水增溼頻次,重點時段落實巡視看護措施。羅經燦呼籲,進山入林時,嚴格遵守森林防火有關法律法規,自覺接受防火檢查,不攜帶火種,不野外用火,嚴防施工跑火,一旦發現森林火情,第一時間撥打12119或119報警。

文/本報記者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