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都送川普 談啥立足臺灣
臺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預計投入千億美元,賴總統表示,政府在臺積電赴美投資過程中,並未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至於能否因此而換取美方對臺安全承諾?賴指出,川普曾在美日領袖高峰會中公開聲明,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至於每次臺積電的佈局,除了壯大臺積電,讓臺積電更有競爭力,也讓臺灣的協力廠商企業得以有機會進入國際,跟國際進行更多合作交流,讓臺灣的經濟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當魏哲家董事長表明此次投資美國擴廠,不是爲補助赴美,只要求公平,沒優惠也不怕。但魏董沒有說的地方,更值得關注:
首先,儘管魏董強調爲滿足客戶的需求,纔會評估與決定是否在該國設廠/擴廠,這看似是有經過審慎評估與宏觀佈局的決策,可是當前最夯、需求半導體最多來發展AI市場的,不就是中國、歐盟與美國嗎?臺積電在日本、德國與中國皆有生產線,可爲何獨厚美國廠?
其次,儘管魏董強調研發中心是臺積電最大優勢發展動力,從研發中心做出五奈米,四奈米則由生產線做出,而目前正朝二、一點二及一奈米邁進,這些還是由研發中心的人才努力的結果。
換言之,臺積電能夠傲視羣倫的就是生產線結合研發中心的人才通力合作創造出來的結果,這是競爭對手所做不到的。英特爾是美國半導體大廠,如今卻是一蹶不振,一開始美方傳出要臺積電幫忙英特爾,如今川普表示他不花一文錢就讓臺積電赴美投資擴廠,這不是獨厚美國嗎?
最後,儘管魏董強調臺灣今年正要蓋十一條生產線,目前AI需求量非常大,往後的幾年全球產能不足,所以還會有更多的生產線還要開出來。換言之,臺積電在臺發展依舊不變,不受這次美國的擴展影響。臺積電目前擁有兩千億美元資產,如今就拿出一半、再加上先前在美設廠已花了六百多億美元,表明了臺積電已不再是「臺」積電了!不是真正成了「美」積電嗎?
至於賴總統在記者會上表明因着臺積電赴美擴廠,讓臺灣成爲世界的臺灣,幫助臺灣的經濟更一步發展。但是賴總統沒有說:
當魏董引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強調的Grand alliance概念,強調:「臺積電的技術不是一家做得到,臺積電跟供應商、臺積電跟客戶、臺積電本身,全部聯合起來,所以我們進步得特別快,是我們贏人家的原因。」如今這個優勢已經東移,同時人才也東移,請問未來十年臺灣的經濟發展重心與動力又在哪裡?
當魏董指張忠謀說過,要有經驗曲線纔有辦法進步。二奈米就是交到一個Mother Fab,要有大量生產的準備步驟,那會把一個技術優化,優化之後,再交給生產線,生產線從優化地方拿到技術,還要再改進。此外,生產線中的機器,也得要跟着同步優化,不斷優化後再發展出成熟的生產線,接着擴展第二及第三條生產線。這樣的企業文化與產製模式同樣在美在臺各地都在不斷改進,只是臺灣其他企業呢?特別是臺灣該發展AI,問題是我們的人才、設備、土地與關鍵的電力呢?
臺積電是蔣經國與李國鼎等前輩擘畫推動、張忠謀等執行而創造出來的「中華民國價值」,賴與民進黨沒有繼承前輩胼手胝足來布建國家新經濟藍圖,反而坐視臺積電成了美積電,還自詡是讓臺灣成了世界的臺灣,連根本都送給川普了,談何自立?談何立足臺灣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