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爲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提到施家的「傳家寶典」,施俊明表示,大姊施琳娜當年選擇內科,曾在臺大醫院隨許金川教授深耕肝臟醫學,日前已於衛福部樂生醫院服務至退休,而她當醫學生時使用的教科書,裡面的重點都被她清楚劃線、註解,後來家中弟妹將她的書都拿來用,可能重點也一併吸收,所以成績都不錯。

▲施俊明醫師笑談全家4手足都行醫的佳話。(圖/記者李毓康攝)

施俊明也說,跟着大姊行醫腳步,哥哥施俊哲後來走向心臟外科,他則專攻心臟內科,兄弟倆在心臟學領域「內外兼修」,在博士研究時期還共同完成心臟支架的動物實驗,而小妹施慧娜則投入兒科,4人專長皆不同。

施家4人專科各異,家庭聚會卻總能找到共通語言。施俊明談到,家人有時分享門診病例,有時談手術技巧,有人提出研究成果,而這些交流還可激盪出新的觀點,「這種家庭互動很像小型跨科會議」,對於大家的專業成長都很有幫助。

施俊明坦言,父母都不是醫師,也從來沒有強迫子女選擇醫學,但始終提醒「既然選了,就要全心全意,不能辜負病人」,這番話也影響4人對於行醫的堅持,讓他們在不同領域找到共同的價值。

談到專攻心臟內科,施俊明表示,這一路走來並不輕鬆,因爲工作相當繁忙,且常在半夜被緊急召回,對生活影響很大,但只要能看到病人從危急中康復,甚至親自來門診感謝,那份成就感便足以抵消辛勞,所以他始終認爲「當醫生很幸福」,也期許後進能以同樣的幸福感樂在行醫。

【你可能也想看】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