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環4期明年徵地!「大臺南1小時生活圈」  3區受惠最明顯

▲北外環四期工程規劃路線不變 明年6月完成用地取得。(圖/臺南市府提供)

記者陳致平/綜合報導

臺南市區北外環快速道路全長約13.5公里,目前二期工程順利,預計在2026年完工東段路線、西段路線則會在2027年完工,其中最後一段第四期工程也在近期舉辦公聽會,將在明年6月完成用地取得,實現大臺南一小時生活圈的願景。對此,也有建商看好區段發展,整體開發優勢吸引建商提早插旗佈局。

臺南市工務局日前召開臺南都會區北外環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用地取得公聽會。工務局表示,已依規定發函給土地所有權人並公告,強調程序合法。針對規劃問題,工務局則強調,路線規劃經審慎專業評估。

工務局說明,考量鹽水溪河寬河幅有限,施工時在行水區落墩連續圍堰,恐造成水道束縮,易形成馬蹄形渦流,加劇對堤身衝擊,影響河防安全。此外,堤前落墩,恐造成潰堤危險。爲確保民衆安全,不建議於治理計劃線內高灘地落墩北外環道路路線,因此規劃於溪頂寮大橋東側由鹽水溪北岸微調轉至南岸。

雖然有市民建議,北外環道路應沿鹽水溪北岸堤防興建,工務局對此迴應,若採北側路線,將有大量住宅房屋面臨拆遷,且依水利法規定,橋墩不得施設於堤前坡、水防道路上及平行治理計劃線內。

▲工務局日前召開北外環第4期公聽會,有居民表達反對意見。(圖/記者林東良攝)

工務局進一步解釋,評估過程中已將「鹽水溪北岸路線方案」、「鹽水溪南岸路線方案」及「鹽水溪南、北兩側配對路線」等方案納入比較評估,經比較路線長度、房屋拆遷量、與地區連接性、工程費用、土地徵收補償等項目,最後採行「沿鹽水溪南、北兩側配對路線方案」。

工務局強調,此規劃完全不影響快速道路的交通行進,且可提高交通運轉效率。北區、中西區、永康區、安平區通勤民衆不須橫跨鹽水溪,可減少塞車之苦。

臺南市區北外環快速道路的建設,不僅大幅縮短了臺南市區與南科的通勤時間,更成爲牽動區域房市動能的關鍵因素。隨着北外環道路系統的逐步完善,尤其未來全線通車後,其快速便捷的交通優勢將更加顯著,預期將爲北區、安南與永康區帶來龐大的居住與產業需求。

這股強勁的發展潛力吸引了衆多建商的高度關注,這一帶結合交通便利性與優質居住條件的「整體開發優勢」,使得周邊區域被建商選中,像是九份子重劃區房市因而受惠詢問度增加。

▼工務局說明,北外環道路工程全長約13.5公里,總經費約227億元。(圖/臺南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