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消與氣象署合作警訊服務 炎炎夏日溪水更安全

北市消防局在雙溪宣導水域安全。(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北市消防局在雙溪宣導水域安全。(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炎炎夏日不少民衆會到山林野溪戲水消暑,但如果上游山區發生暴雨,容易造成下游溪水暴漲衍生溺水或受困案件。因此,北市消防局將雙溪水域列爲防溺重點水域,每年協請義消或民防團體,於暑假期間的例假日,在楓林橋及碧溪橋2處執行水域安全宣導及駐點警戒,並宣導民衆注意戲水安全。

北市並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合作「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警示訊息」服務,該項服務將全國11縣市24處溪流區域畫定爲警戒區域,其中包含北市士林區雙溪、雙溪淨水場至聖人瀑布一帶,當上遊山區發生豪雨,將發送PWS警示訊息通知警戒區域內遊客離開水域,消防局也將同步派員,於各巡邏點巡視,通知戲水遊客儘速離開水域,以維護水域安全。

消防局呼籲戲水民衆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 App」即時注意戲水區域天氣狀況,並牢記防溺十招及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劃),做好水域確認及安全防護,避免發生悲劇。

防溺十招:

1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2 、避免做出危險行爲,不要跳水。

3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4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5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着牛仔褲下水。

6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7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8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9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10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救溺五步:

1 、叫(大聲呼救)。

2 、叫(呼叫119、110、112、118 求救)。

3 、伸(利用延伸物,如竹竿、樹枝等)。

4 、拋(拋送漂浮物,如球、繩、瓶)。

5 、劃(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救援,如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