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社區獼猴入侵 5年274件

臺北市近5年接獲274件獼猴入侵社區通報案件,以內湖64件最高,北投則暴增10倍,市議員陳宥丞(左)呼籲市府應正視問題與應變。(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動保處近日在北投捕獲1只野生臺灣獼猴,不久又有獼猴在內湖馬路逛大街,模樣雖然可愛,但令攤商相當困擾,民衆也擔心受攻擊,據統計,北市近5年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件,以內湖64件最高,北投與更暴增10倍,北市議員陳宥丞呼籲市府應正視問題與應變。動保處迴應,必要時將採取驅趕或誘捕措施,並加強宣導降低人猴衝突。

陳宥丞最近接獲內湖居民陳情在公園、住宅區,甚至馬路上都看見獼猴身影,「猴子進城」已造成市民安全疑慮,搶走攤位商品也讓許多店家受影響。

經統計,自2020年至今年7月,北市共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件,其中內湖64件全市最高,北投更從前年及去年各3件,到今年7月暴增到30件,成長10倍,同期間還發生5件猴子入侵民宅,去年更有猴子傷人送醫案例。

陳宥丞指出,猴羣出沒是因爲原本生活環境因城市發展受到擠壓,與人類生活區域重疊導致,從風險角度來看,獼猴可能會遭受路殺意外,也會威脅兒童與寵物安全,甚至有傳染病與入侵住宅危機。

他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發現人工餵食會讓雌猴提早成熟、生育間隔縮短,導致族羣數量快速增加,漸漸不再害怕人類,更開始在市區搶奪食物、侵入農地,甚至帶來人畜共生傳染病風險。

陳宥丞說,目前動保處會以驅趕回山優先,若因族羣排斥或打鬥落敗而無法返山,纔會誘捕安置,他建議市府應於LINE官方帳號增設「動物救援」一鍵通報功能,避免延誤處置。

動保處產業保育組長黃俊儒迴應,動保處目前持續蒐集獼猴出沒地點資訊,由於北市因都市開發密集,山區與住宅社區間的緩衝帶逐漸縮減,加上部分民衆在住家周邊種植果樹,也會吸引獼猴下山覓食。

他指出,進入社區的獼猴多爲「孤猴」,行蹤不易掌握,接獲通報後會儘速派員查勘,必要時採取驅趕或誘捕等措施,未來也會加強教育宣導減少人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