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獼猴氾濫 農長憂5年內入市區

獼猴經常入侵農田,農業部長陳駿季迴應,將進行更完善防治措施,且必要時也可對其撲殺,若持續不作爲,預估5年內將進入市區。(姚志平攝)

臺灣獼猴部分族羣生活範圍與人類重疊,數量推估約有20萬至30萬隻,因此人猴衝突事件也屢見不鮮,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就指出,臺灣獼猴經常入侵農田,造成大量農損農友都相當無奈,盼農業部能出手整治。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迴應,將進行更完善防治措施,且必要時也可對其撲殺,若持續不作爲,預估5年內將進入市區。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5日邀請陳駿季進行業務報告,蔡易餘也藉此反映獼猴氾濫議題,直言在農村「猴害」已影響農民生計,期盼農業部出手整治。

陳駿季提到,臺灣獼猴已非保育類動物,因此當其侵害到人類生命財產時,可以進行撲殺動作,但因爲猴子與人類相仿,因此實務上許多人其實不願動手,但若再未有積極作爲,預估5年內猴羣不只在田間,也會出現在市區。

陳駿季強調,已有向外爭取更多好方法來防治猴羣,將會站在生態平衡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處置。

另外,陳駿季9月14至27日隨民間農訪團赴美,並針對黃豆、玉米、小麥、牛肉4品項,簽署「4年百億美元」的採購意向書,民衆黨立委張啓楷昨也向陳駿季質詢,質疑擴大采購是爲了臺美關稅談判,但犧牲的就是臺灣農民,陳駿季則迴應,採購品項本來就屬仰賴進口項目,且用於飼料不會與臺灣農友競爭,整體來說絕對對臺灣有利。

另一方面,我國豬肉每公斤均價飆破百元,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就表示,該價格不只創近30年新高,綜觀全球也是世界第二高,每公斤飼養成本達92元,較美國的68元高出許多,在此情況下美豬空運來臺,仍具有成本優勢,呼籲農業部儘速提升我國養豬產業生產效率,否則大量進口豬肉將衝擊本土豬農,且從紐西蘭零關稅乳品來看,進口商也不會讓消費者受惠,將形成豬農、消費者受害,僅進口商得利的情況。

陳駿季迴應,農訪團目的爲聯合採購以及建立長久穩定關係,兩者皆是爲了降低單價,另外,簽署的是「購買意願書」並非合約、非由政府出資,也未施壓民間業者,遂商人還是會依價格進行考量,若價格不好,也可能不會買到百億美元,至於豬價方面,將會積極研議對策,提升養殖效率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