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普發2萬1沒了 市府曝理由綠轟蔣萬安說一套做一套
財政局今天赴議會財建委員會報告普發現金案,由於財政局最終評估表示「沒有普發現金條件。」記者林麗玉/攝影
北市普發現金案,北市府評估後,認爲臺北市財政狀況沒有理由樂觀,未來財源高度不確定性,現階段臺北市沒有普發現金條件。引發藍綠議員炸鍋,民進黨議員轟蔣萬安雙標,不願意還稅於民說一套做一套;國民黨議員則認爲,市府若財源有限,應評估3000、5000元或消費券都可以。
財政局今天赴議會財建委員會報告普發現金案,財政局最終評估表示「沒有普發現金條件。」
民進黨議員陳賢蔚砲轟,蔣萬安不願意還稅於民,有這樣的立場纔會有這樣的報告,中央面對的是2300萬人,臺北市僅有240多萬人,北市府就一句話說不發,如果蔣萬安願意還稅於民,應該還是生得出錢,不過現在卻是連金額、替代方案也不願意研究,「說一套做一套。」
國民黨議員鍾小平也說,國民黨提案版本是要市府研議放多少錢,也沒有要求發多少,如果每人要發2萬、3萬北市府會破產,但如果研議預算10億、20億、30億元來拉,市府應該要思考一下。
國民黨議員秦慧珠也說,黨團開會的時候也有討論到這部分,市府現在態度是堅決不願意發,但因外界期待非常高,她個人認爲,市府現在這樣的態度可能很多人無法接受,第一,中央今年給通籌款扣掉中央刪減的補助款還有200多億元,也並非要求每年發。
秦說,如果每人發5000元需122億元,發3000元要73億元,甚至不發現金也可以提消費券等方向,只能在臺北市用,振興北市商業,建議也可以以發3000元消費券方式思考。
洪婉臻提到,這次國民黨與民衆黨都支持發現金提案,北市府不是沒有超收,財政局的理由億元不能接受;張文潔也轟蔣萬安不要雙標,該還給大家的,還是要還給大家是把民意當什麼?市長要有一定高度,不要當政治變色龍?
召集人林世宗說,他在財建委員會1、20年,難得這提案藍綠有共識,北市府應該要積極面對,做出好的結論,一個人發1萬元也不過244億元,對臺北市政府來說只是塞牙縫,但對市民、攤商感覺完全不同。
並且裁示國、民黨兩黨團提案通過付委,並且要求財政局來委員會專案報告「還稅於民如何因應,是否用消費券因應?」付委後送大會由所有議員討論,讓社會公評。
根據北市府財政局報告,北市府普發現金案研議結果,認爲中央與地方的中央稅收與地方稅收結構不同,地方稅八成以上是跟特定對象徵收,與中央稅收結構完全不同,加上國際普發現金的案例,普發現金是由中央發放,中央普發現金的確有其公平性。
另外,中央國稅這三年超收狀況很明顯,從111至113 年分別超收21%、13%及16%;明顯高於地方稅超收的2.6% -0.14%及4.5%。加上接下來北市重大建設包括蓋捷運、市場改建、老舊校舍改建等,將需要4800億元,同時中央與地方事權尚待釐清,包括中央刪減捷運等補助款等理由,北市目前很難明確掌握財源增加情形,北市財政沒有理由樂觀,加上財源高度不確定性,現階段臺北市沒有普發現金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