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路外停車場 研擬緩衝免費機制
議員建議北市停車場建立統一的緩衝機制。示意圖。圖/北市停管處提供
臺北市停車費逐年上漲,議員發現逾4成民營停車場每小時收費超過百元,連市府轄下部分公有停車場每小時也收120元到150元,部分入場不到15分鐘即以1小時計費,呼籲應統一在前15或30分鐘內免費。市府停管處表示,將針對公有路外停車場規畫短期緩衝機制。
市議員洪婉臻調查,北市轄下民營停車場收費節節攀升,1338場有43%收費超過每小時100元,連市府財政局、教育局、都發局轄下的公有停車場也收費高昂。她指部分停車場一入場就「突襲式收費」,找不到車位馬上離開也要付錢,根本搶錢;也有隻是接送孩子、停車採買快速離場,仍須計費。
王姓駕駛表示,曾與客戶約碰面,心想半小時內應免費,停車後和客戶談完就離開,不到30分鐘仍被收費,只好摸摸鼻子付款離場。
洪婉臻呼籲市府重視轄下停車場收費標準,建議調整爲每小時60元,並禁止突襲式收費、建立前15或30分鐘免費政策,減輕市民負擔;對於民營停車場,也要訂定收費天花板。
北市停管處表示,北市停車需求高,供不應求,過去停管處僅針對計程車駕駛及學校共構停車場家長接送需求等特殊情形,提供短時間進場緩衝免費服務。全市轄管336處停車場,除部分比照路邊停車格開單,其餘考量民衆短時間內離場的便利性,會規畫進場緩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