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迎輝達!議員要市府出資成立「AI學術研究機構」

輝達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加上其他科技企業,預期將有上千名工程師入住北投、士林,教育需求增加。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葉信菉攝影

北士科隨輝達等科技產業進駐,預期將有上千名工程師入住北投、士林,教育需求增加。在地議員陳賢蔚認爲,園區唯一一塊市有文教用地要蓋國際羽球館和洲美國小,建議市府應出資成立AI科技學術研究機構,媒合產官學合作。

新洲美段43地號的整體面積4.6公頃,2.1公頃撥給體育局蓋國際羽球館,2.5公頃校地則是洲美國小。教育局配合市府都市計劃政策、因應校地周邊新設社區快速發展,同時考量學生就近入學需求,已成立洲美國小籌備處,規畫國小15班、國中12班。

今天下午議會教育部門質詢,陳賢蔚說,市長蔣萬安去年8月宣示要蓋國際羽球館,12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報告,但市府迄今未徵詢地方意見、未邀地方開說明會,如此建設真能符合地方需求與期待?羽球館是北士科最需要的建設?因應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園區相關硬體規畫應回到AI科技產業聚落的整體發展策略。

陳賢蔚認爲,若蔣萬安堅持蓋國際羽球館,就應提升館舍功能,包含體育競賽場地,甚至具備國際研討、科技論壇、大型展覽等多功能用途,呼應北士科的科技產業定位;他要求市府同步規畫與各大專院校合作設置學術研究機構的可能性,並研議由市府出資成立AI科技學術研究機構,媒合產官學合作,引入研發能量與人才培育。

體育局長遊竹萍迴應,現在還是希望在該地蓋國際羽球館,市府今年赴法國觀摩羽球館,該館平常可做籃球會展、演唱會等多功能使用。除了羽球,世界各國趨勢也朝多功能方向進行,北市希望AI產業進駐後,國際羽球館會融合在地需求,先是可行性評估,之後會有BOT、BTO、OT等評估,並納入商業機制、國外方向等一併研議,屆時初步結果會向地方說明。

教育局長湯志民說,洲美國小籌備處主任已在規畫,現在從建築評估進行規畫設計、施工等,也會搭配人口進來速度及規模去調整。另外,臺北市立大學已與相關單位合作AI發展、研究,內湖高中等校有與西門子等企業產學合作,也因北士科的發展趨勢不同,資源豐沛,可讓學校在AI領域有更多發展。

北投區洲美里長陳照梅說,原洲美國小面積僅2、3000坪,目前規畫覆校面積比先前更大,蓋國際羽球館應不影響辦學,市府因應輝達進駐,學校興建期間也提早,預計2028年開始、2032年完工。她認爲,有建設就有發展,樂見兩規畫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