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教育局推VR沉浸式體驗 讓學生「親歷」霸凌現場
臺北市教育局爲強化學生同理思考與心理健康素養,自2024年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復興高中更研發出,讓學生置身於校園霸凌時刻的體驗課程,運用虛擬實境(VR)沉浸式影像技術,盼啓動學童情緒覺察與同理能力。(臺北市教育局提供)
臺北市近5年校園霸凌成立案件比例皆維持約1成左右,但生對生疑似霸凌案件通報數,從2020年的99件,2024年已增至345件。臺北市教育局爲強化學生同理思考與心理健康素養,自2024年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復興高中更研發出,讓學生置身於校園霸凌時刻的體驗課程,運用虛擬實境(VR)沉浸式影像技術,盼啓動學童情緒覺察與同理能力。
教育局自2024年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培養學生的「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定」5大能力。
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說明,自我覺察,包括理解自己的想法跟價值觀;自我管理,則是有效管理自身想法、行爲、壓力;社會覺察,學習培養同理心,可以更理解他人的衝突點;人際關係技巧,建立與他人的良好互動;負責任的決定,評估倫理道德、社會規範後,做出具有同理心的決定。
湯志民指出,現在國小、國中跟高中都有實施課程,並將SEL融入生活、健康跟綜合領域的活動課程,希望學生透過熟悉的教材,更容易理解課程知識,進而激發情緒覺察與表達能力,2024年也已出版《社會情緒教育智能錦囊國小篇》,將逐步編撰國中與高中版本,確保完善學習資源。
爲使教學更具沉浸感,教育局更推動「SEL360社會情緒學習空間智慧教案推廣計劃」,復興高中老師姜韻秋更研發出,讓學生置身於校園霸凌時刻的體驗課程,運用虛擬實境(VR)360度沉浸式影像技術,盼當學生從受害者視角出發,進入同儕衝突、校園霸凌、情緒挑戰等場景中時,感受言語與行爲帶來的心理影響,不僅提升理解力,也強化問題解決與責任感。教育局表示,預計114學年度之後會積極推廣至各校園。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