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海砂屋校舍仍逾百棟 議員籲加速改建「越慢成本越高」

去年0403大地震後,臺北市長蔣萬安宣佈加速校舍改建,但目前高氯離子建築物預計還有186棟校舍,議員籲加速改建,避免物價上漲,營造成本過高。本報資料照。

去年0403大地震後,臺北市長蔣萬安宣佈加速校舍改建,南港高中近40年曆史海砂屋科學大樓上週也上樑完成,但根據統計,目前高氯離子建築物預計還有186棟校舍,議員指出,物價持續上漲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呼籲教育局應加快速度,給學童安心上學空間。

教育局統計,目前全北市高氯離子校舍共有186棟校舍,雖然已完成耐震評估補強及材料劣化修復,已無立即性危險,但教育局從去年起編列連續性預算到2030年每年平均編40億元預算推動校舍改建,預估共有34案,目前已完工6案、施工中10案、規畫設計16案、評估中2案。

根據主計總處公佈最新數據,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飆漲,營造成本不斷墊高,雖然2025年1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的漲勢有所趨緩,年增1.41%,其中材料類漲幅僅0.4%,但勞務類漲幅仍超過3%,仍不可輕忽。

民進黨議員顏若芳指出,現行改建速度卻仍遠遠跟不上實際需求,每拖一年改建成本可能因原物料和工資上漲而增加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如果不加速改建,未來只會花費更多納稅錢,甚至可能因爲經費不足而讓改建進度更加遲緩,形成惡性循環。

國民黨議員曾獻瑩表示,氣候變遷導致地震強度與頻率越來越高,過去對於高氯離子建物研究參考價值可能也有所降低,若發生地震孩子在有風險校舍中相當危險,學童安全須用最嚴格標準來應對,雖部分校舍已補強,但只是「暫時性措施」,改建仍是必要,高氯離子建物更應要有退場機制,加上平均地權條例解除了限制,要投入老舊校舍改建,市府已得到財務上支持,應加速改建進度。

教育局強調,高齡校舍改建是以校舍建物風險高低評估如氯離子含量、材料劣化情形、屋齡等,並考量改建規模及經費,於預算額度內納入討論,尚未規畫學校,已函請校方落實校舍結構安全檢查及加強保養維護工作,未改建前每年皆編列修繕經費協助學校建物更新改善,並依建物現況評估修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