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FB淪詐團提款機 警祭AI攔阻
臺北市議員曾獻瑩27日揭露,臺北市2024年因使用社羣平臺Facebook、Instagram遭詐騙案件,累計2288件,財損金額超過11億元。(本報資料照片)
詐騙層出不窮,臺北市議員曾獻瑩27日揭露,臺北市2024年因使用社羣平臺Facebook、Instagram遭詐騙案件共2288件,財損超過11億元,每則詐騙廣告平均造成50萬元損失,目前市警局竟只有1至2名警員負責偵查、下架詐騙廣告。北市警刑事警察大隊長盧俊宏表示,警局已成立專責小組,並首創全國用AI分析報案資料,盼能加強攔阻。
曾獻瑩昨指出,目前警察局內辦理詐欺業務的警員雖有15人,但負責偵查、下架詐騙廣告的人力僅1至2人,警方雖爲此自行研究程式設計語言Python與人工智慧服務ChatGPT API開發爬蟲工具,但缺乏制度與預算支持,市府必須儘速成立「網路詐騙廣告下架專責小組」,阻止假投資詐騙蔓延。
曾獻瑩表示,北市每年累積大量詐騙報案紀錄,目前資料大多上傳至中央165系統,地方政府並未善用資訊作爲在地預警與防詐行動的依據,建議市府應加速推動「資料即用」的觀念,將資料應用導向預警、宣導與主動介入,而非僅作爲事後偵辦的輔助。
警察局迴應,已成立「防堵網路詐騙廣告專責小組」,並結合AI工具主動搜報各類疑似詐騙廣告,建置快速下架與處理流程。
盧俊宏說,有關165報案資料應用,除了作爲案件偵辦依據外,北市也已主動向刑事警察局爭取,成爲全國首創導入AI分析報案資料的試辦城市,AI會對受害民衆年齡層、職業別、詐欺手法與資金交付方式做交叉比對,建立高風險族羣辨識機制,推動精準識詐宣導,同時每天也會更新「打詐儀表板」實例故事,作爲即時預警與攔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