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防外牆下磁磚雨 全申報需16年

外牆磁磚剝落事件頻傳,臺北市都發局公告要求較高風險的建築物,須於2026年底前完成建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但議員發現目前全市僅2成建物完成申報,按目前申報速度,恐須16年才能全數申報完成。(本報資料照片)

外牆磁磚剝落事件頻傳,北市都發局2023年公告要求較高風險的建築物,須於2026年底前完成建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有議員指出,目前全市1902棟建物,僅2成、412棟建物完成申報,按目前速度恐須16年才能全數申報完成。北市建管處迴應,會將建物分3區推動並加強重點輔導,加速外牆申報進度並提升申報率。

北市上月發生近40年大樓外牆石塊剝落,砸中車輛,造成板金凹陷、車窗碎裂,車內2名乘客輕微挫傷。北市議員何孟樺指出,北市近5年內有21棟建物發生2次以上外牆剝落,長安東路1處建物外牆更在1年內發生3起剝落事件。

何孟樺指出,根據「臺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及臺北市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申報辦法,北市商業區地上11層樓以上、取得使照滿30年的建物,應於2026年底前完成建物外牆安全診斷檢查及申報。按規定,全市有1902棟建物應申報,但目前爲止僅22%、412棟完成,以目前每年申報量約93件,恐怕還要16年才能全數完成申報。

何孟樺進一步檢視已申報建物,有高達近6成、233棟診斷爲「須修繕」,但有2建物早在2020年就申報,歷經4年沒改善,目前仍歸類爲「須修繕」,痛批申報有何意義。

建管處迴應,會將建物依道路寬度分3區間推動並加強重點輔導,若未在時限內申報,將對建物管理委員會、管理負責人或所有權人開罰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建管處表示,多數管委會因資金不足或需籌編預算,導致修繕期較長,已要求6月30日前完成修繕報備或敘明理由,並提出具體事證申請外牆修繕展延。另北市列管21處外牆磁磚剝落屬D、E級潛在危險等級建築物,除2件尚未屆期仍在修繕外,其餘皆已完成修繕並通過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