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安區新住民「趣味手工皁」班 創意發揮、手作療愈、啓動創業新契機
林玲娜老師親自授課,帶領學員們一步步完成羊毛氈皁與甜甜圈造型手工皁。(大安區公所提供)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於今(30日),在大安區全安里民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充滿創意與溫度的「趣味手工皁」手作課程。此次活動吸引了衆多對手工藝充滿興趣的新住民朋友熱情參與,由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林玲娜老師親自授課,帶領學員們一步步完成羊毛氈皁與甜甜圈造型手工皁,讓大家在動手實作中體驗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
本次課程內容豐富,涵蓋手工皁的基礎知識、天然原料的選擇、造型設計、色彩搭配與包裝技巧等實用面向,讓學員不僅學習到製作技術,也能發揮個人創意,創作出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感的獨特作品。從香氣調配到造型設計,每一款手工皁都是學員們心意的體現。
林玲娜老師親自授課,帶領學員們一步步完成羊毛氈皁與甜甜圈造型手工皁。(大安區公所提供)
課程中,林玲娜以生動教學方式分享自身的實務經驗與創作理念,強調「創意」與「實用」並重,並耐心地逐一指導學員操作,營造出一個輕鬆友善又充滿交流的學習環境。學員們在愉快的氣氛中不但學會了制皁技術,更提升了自信與成就感。活動尾聲,學員們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無論是造型可愛的甜甜圈皁,還是柔軟實用的羊毛氈皁,都令人驚豔,充分展現新住民朋友們的創造力與學習熱情。
學員們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無論是造型可愛的甜甜圈皁,還是柔軟實用的羊毛氈皁,都令人驚豔。(大安區公所提供)
學員們在愉快的氣氛中不但學會了制皁技術,更提升了自信與成就感。。(大安區公所提供)
今天的活動除了讓學員學會手工皁的製作流程與應用,也期望透過實作課程激發創業靈感。對有志於手作創業的新住民朋友來說,此次課程不僅是一項技能培訓,更是一個探索個人潛能、邁向自立的起點。
大安區區長鄭裕峰表示,區公所持續致力於提供多元學習資源與支持平臺,協助新住民朋友在臺灣穩健成長與融入社會。透過這類型具備實作性、互動性與創造性的課程,希望能協助新住民朋友發掘自身興趣與潛能,不僅適應新生活,更能找到自我價值,打造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學員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學會制皁技術,開心拿着成品合影。(大安區公所提供)
學員開心拿着成品與證書合影。(大安區公所提供)
未來大安區公所將持續舉辦各類培力課程,包括生活技能、文化體驗與創業輔導等,鼓勵新住民朋友不斷學習、成長,並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舞臺。希望透過這些課程的推動,讓新住民朋友在求職、創業或個人興趣發展上都能獲得實質幫助與長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