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柯權歹戲拖棚 綠應速止血

大罷免慘敗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右)成爲衆矢之的。(本報資料照片)

史上最長的會期29日落幕,國民黨立院黨團當天即順利完成黨團新舊任三長交接,備戰第四會期,瞄準2026選舉;而民進黨立院黨團幹部接連表態不續任,目前僅剩總召柯建銘一人,卻還上演黨內「杯酒釋柯權」大戲,若歹戲拖棚,不能迅速止血、就戰鬥位置,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等法案與2026選舉,恐將命運多舛。

823投票結果出爐後,賴清德總統當晚站到第一線面對民意,宣佈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含隊形、施政順序、行政與立法互動、國家財政體質。隨後,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啓動改組因應。然而才沉寂幾日,民進黨好了瘡口忘了痛,逼退「柯總召」大戲從檯面下搬上臺面,賴清德雖公開表態,「如果黨團改選,我相信會更符合社會期待」,態度明確,但整起事件也沒因此而有進展,在野黨及評論,也開始把矛頭指向賴清德連在黨內都跛腳。

撇開與在野黨競逐,民進黨現在對內的困境,第一就是整合,面對老柯的事會因此僵住,就是民進黨目前面臨支持者流失,哪邊都不能得罪,陷入父子騎驢窘境。此外,接下來新會期總預算案登場,沒有總召老柯的民進黨,誰又能取代這個位子?

如今的立法院就是朝小野大,民進黨團51戰隊在對抗擁有過半席次的藍白立委時,已非常吃力,不論如何文攻或武鬥,一年多來可說是屢戰屢敗,但仍屢敗屢戰。大罷免結果,雖激起不少社會的同情,但現在又陷入黨內小罷免的內鬨。

下會期將於9月中下旬開議,不僅有總預算案、大法官人事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人事案、中選會人事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及對美關稅談判完成後還要經立院這關,這些都需要民進黨團三長跟在野黨團斡旋。民進黨若還繼續糾結此事,無法解套,當對手已經在起跑時,自己還在綁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