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民生救經濟 朝野別歹戲拖棚
總預算案露曙光,行政院長卓榮泰(中)22日突然宣佈要求各部會提出解凍案。(姚志平攝)
總預算凍結案露曙光,行政院長卓榮泰昨突然宣佈要求各部會提出解凍案,其動機確實令人玩味,畢竟民進黨府院黨拿刪凍預算爲大罷免添柴火已有一段時日,如今在野黨正開領袖峰會,討論一起上街頭,卓揆此舉頗有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意味,不過,面對當前內憂外患情勢,臺灣沒有內耗本錢,朝野仍該一起齊心拚民生。
在野黨聯手大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刪減、凍結金額上看千億元,政院算出,1584項凍結案合計金額達1381億元,這場預算攻防戰已鬧了數月,行政部門想方設法把責任推給在野黨,所以不送解凍案、不進入委員會審查,讓朝野陷入嚴重對立。
執政黨辦下鄉宣講談預算,談到最後變成抗中保臺、指責在野是中共同路人;在野黨則反控執政黨帶風向、卸責推諉,雙方你來我往,戰火不休,真正該被擺在第一順位的公共政策,反倒被拋在一旁,無人聞問。
預算凍結制度原本設計爲國會監督工具,透過附帶條件要求行政補件說明,補齊資訊後即可解凍動支,制度本意是保障立委的問責權,而非阻斷施政。但當行政機關壓案不送、在野不排審,預算攻防淪爲朝野口水仗,反犧牲民衆的權益。
本次被凍結的不乏交通建設、治水防洪、長照服務、租金補貼等攸關人民需求的重要預算,若執政黨訴諸於理,人民一定相挺。但細究這段期間政院的作爲,除取消記者會手語翻譯服務、外交部預告護照不夠發、連內政部租金補助都說拿不出來,再鬧下去,人民當然看破手腳。
行政院已經下令各部會將解凍案全部送出,之前國民黨也說面對川普關稅戰願意就刪凍預算尋求解決之道,這場鬧劇該落幕了,雖然政院仍會就總預算提釋憲,但遭凍的預算上千億,若能迅速解凍,對朝野和解未嘗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