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文旅消費爆發:1545億元旅遊收入背後的“民企力量”

這個夏天,北京朝陽的文旅消費愈發時尚,當Livehouse裡外國樂隊演出掀起聲浪時,亮馬河畔的露天音樂會隨波盪漾,寵物超市裡的“毛孩子”正用鼻子挑選零食……這些看似無關的場景,正在共同合力撬動區域文旅消費。

作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2024年,朝陽區旅遊收入達1545.4億元,居北京市首位。這背後,一批民營企業通過演藝、旅遊、寵物等新業態,成爲區域消費升級的“隱形引擎”。近日,“民企顯身手 奮進正當時”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朝陽區,記者探訪了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

跟着演出來旅行

演藝票房拉動住宿餐飲等多業態增長

從地鐵8號線或10號線北土城站出來,步行大約3分鐘,便可到達福浪Livehouse所在園區的西南門,交通便利性正是福浪Livehouse主理人黃新看重的因素之一,“演出場所如果位置稍微偏一些,我認爲對樂迷都不太友好。我們選擇這裡,不僅緊靠地鐵,而且停車也非常方便,能夠滿足作爲演出場所最基本的要求。”

福浪Livehouse。受訪者供圖

福浪Livehouse是全新的綜合性演出場地,由一大一小兩個演出場館組成,大場館可容納1200人、小場館可容納450人,這種大、小場館結合的配置,爲樂迷打造從室內音樂節、演唱會到小型音樂演出、藝術沙龍等各類場景。

7月15日晚上8點,福浪Livehouse迎來一支外國樂隊的演出。場館內沒有座位,觀衆站在場地中央觀看演出,但正是這種特殊的形式,拉近了觀衆與演員之間的距離,互動性也更好,觀衆伴着旋律齊聲唱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盡情享受音樂的魅力。

記者注意到,雖然所有觀衆均站立欣賞演出,但由於場地採用前下挖、後增高的創新結構,觀衆的視野並沒有太多阻擋,有很好的觀演體驗。同時,場館內配備了卓越的音響和燈光設備,極大地提升了演出的氛圍感和觀賞性。專業的音響師還會根據不同的演出類型和場地特點,進行精準調試,讓每一位觀衆都能擁有最佳的聽覺享受。

如今,開業剛兩年多的福浪Livehouse已經闖出了名氣,成爲很多年輕樂迷的心頭好。黃新介紹,在演出場次方面,福浪2025年預約總數達200餘場,風格涵蓋搖滾、民謠、電子、流行等多種音樂風格,多場熱門演出門票在開票後短時間內便售罄。目前,已經有多支國內外樂隊預約了2026年福浪Livehouse的演出檔期。

依託這些特色Livehouse,以及體育館、酒店、特色餐飲、購物中心等商業配套以及文化旅遊資源,朝陽區成爲跨城跨省觀演羣體“跟着演出來旅行”的重要目的地。相關數據顯示,在朝陽區舉辦的大型演唱會跨城輻射能力較強,尤其國家體育場(鳥巢)的跨城觀演人羣比例超過60%。從演藝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看,按照文旅部大型演出6.85倍拉動係數,2024年朝陽區大型演唱會的16億元演出票房貢獻北京綜合消費超過109億元,有效拉動了住宿、交通、餐飲、購物、旅遊等多業態增長。

票根經濟興起

看演出即享餐飲住宿等折扣

盛世非凡是一家紮根於朝陽區的文化傳媒公司,說到這些年朝陽區爲企業提供的服務,該公司商務及營銷負責人楊夢讚不絕口,“我們承接了很多藝人的演出,大多在國家體育館舉行,我們遇到什麼問題,對接的負責人都是秒回信息,不管有什麼事,他們總能第一時間幫我們解決。”

舉個例子,在一場演出的施工過程中,工人師傅覺得天氣太熱,想要兩臺風扇,國家體育館的工作人員二話不說立馬搬來風扇,讓師傅們工作時能夠更舒服一些。在平時的工作中,像這樣“管家式”的服務讓企業安心不少,“大約每半個月,我的手機裡總能收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信息,詢問我們有什麼困難、需要政府部門協助解決什麼問題,一些新發布的政策、舉措,我們也能第一時間獲悉。”正是因爲這樣的幫扶和支持,讓盛世非凡得以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楊夢說:“我們將國內著名的演出公司蘇州盛澤堂文化傳媒引入北京,實現聯盟式發展,希望可以帶來更多更好的巡演項目。”

這幾天,楊夢和同事們正在爲即將到來的張北音樂節做最後的準備,不僅如此,今年還有多場重磅演唱會即將到來。楊夢說,盛世非凡承接的演出業務量年均增長50%,不少知名藝人巡演開了1.0版本、2.0版本,甚至3.0版本,觀衆的反饋越來越好。

隨着票根經濟的興起,盛世非凡也在不斷嘗試。2023年,在雁棲湖音樂節上,觀衆持票根享受到住宿、酒店優惠。在今年的張北音樂節上,小小的票根還將發揮大作用,楊夢說:“我們計劃與當地著名的餐飲企業合作,音樂節散場後,觀衆持票根乘坐擺渡車可到合作餐廳就餐,並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該公司計劃在北京也推出持票根享餐飲、住宿、景區門票等方面的優惠舉措。

“演出場地、機構和人才相互支撐的完整生態,使朝陽區形成了演藝市場繁榮且消費帶動顯著的發展格局。”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朝陽區開展營業性演出約8.6萬場,2024年,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北京工人體育場、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辦的大型演唱會達到108場。

入境遊持續火熱

搶先佈局“旅遊+科技”商務遊

2023年後,敏銳地嗅到入境遊的需求,衆信旅遊率先開通了該板塊業務。

去年12月17日,中國開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籤新政,爲“中國遊”再添熱度。衆信旅遊集團首席政務官寧國新介紹,“我們發現這個政策帶來的其實更多是商務人士,因此公司在入境遊板塊中,設計了許多商務遊產品。”

早期,外國遊客到中國,首先要體驗的是移動支付,現在,外國遊客來到中國也不再僅僅侷限於這些基礎的科技。基於遊客的新需求,衆信旅遊採用“旅遊+科技”的模式,利用自主研發的VR技術,做成了“身臨極境 南極起航”數字體驗空間。遊客戴上VR眼鏡,就可以沉浸式感受到南極特有的冰蓋、海底、風暴、隕石、極光等極地元素,身臨其境南極洲的奇幻之旅。

衆信旅遊數字體驗空間。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隨着兩年時間的經營,這個坐落在朝陽公園邊上的旅遊公司,也因此成爲一個景點,受到國外商務遊客的好評。

寧國新向記者介紹,開設入境遊板塊,這是集團基於多年來對旅遊市場的分析,近年來,隨着政策的優化,入境遊也趨於高品質和年輕化,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風口,企業也非常看中這一板塊。

根據衆信旅遊入境數據來看,2024年全年入境人數較2023年增長約800%,2025年上半年較2024年同期入境人數增長超50%。衆信旅遊入境產品豐富度較去年提升60%左右,增加了入境遊學、入境康養等產品板塊。受到入境政策利好的持續影響,預計全年入境人數還將創下新高。

隨着旅遊業的不斷回溫,入境遊火熱度增加,衆信旅遊作爲朝陽區乃至北京市的旅遊龍頭企業,截至2024年底,已經在全國有2300家分支機構和門店,在未來五年,將實現5000家的發展目標。

朝陽區也在同步開發適合外國遊客需求的入境遊產品,增加全區退稅商店數量,推進文旅場所便利性支付,並利用服貿會、中網等在朝舉辦的重要國際活動平臺,發揮海外新媒體的作用,加強城市形象和文旅資源宣傳推介,持續提升朝陽旅遊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今年,朝陽區還推出了五條入境遊線路,邀請全球遊客來打卡。這些線路深度整合朝陽區最具國際辨識度的文旅地標,在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遊客可體驗濱水夜景與異國美食的完美融合;798藝術區將呈現先鋒藝術與工業遺產的夜間碰撞;泡泡瑪特城市樂園打造沉浸式潮玩夜遊體驗;潘家園舊貨市場則推出限定夜間市集,讓國際遊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此外,朝陽區同步攜手國際頭部在線旅遊平臺,基於境外遊客關注度數據打造多語種線路專題頁面,邀請全球遊客打卡。

挖掘“它經濟”藍海

新興實體店被邀請入駐更多商場

同樣敏銳的商機嗅覺,讓一羣90後在朝陽區佈局了寵物經濟。“在這裡,寵物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火星寵物超市聯合創始人莊宛慈說。

走進位於北辰薈的火星寵物超市,400平方米的店面,大塊橙色的主題設計,貨架經過低層設計陳列,3000多種商品,“毛孩子”可以輕鬆穿梭其中,選購自己心儀的商品,服裝、零食、玩具……寵物的所有需求,幾乎都可以得到滿足。

火星寵物超市。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2021年,四位熱愛寵物、熱愛創意的90後,他們一個從奧美出來、做過無數品牌活動,一個曾負責音樂節廠牌、很懂怎麼打動人心,一個從阿里大廠裸辭、想重新定義效率,還有一個從教育行業轉行、養狗十年、特別會跟動物說話,四個不同領域的年輕人,聯合創立了火星寵物超市。這家以寵物爲中心、但不止於寵物,提供產品、服務與情緒價值的多重滿足零售實體,首先落地北京朝陽。

“當時,我們進行了市場分析調查,中國的寵物市場有強勁的發展動能,寵物整體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但是仍有上升空間。我們還發現,對於我國養寵家庭來說,寵物超市滲透只有17%至27%,在美國這個數字是70%。也就是說,這中間還有近50%的市場藍海。”莊宛慈說,“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創業信心。”

從2021年百子灣的首家實驗店測試市場開始,就證明了這個選擇是對的。經過四年時間的發展,“火星寵物超市”線下直營門店超8家,品牌會員超10萬。從最初在寵物圈裡火爆,自第二家店開始,“火星”就開始“出圈”,被政府相關部門、熱點商圈等“看見”。朝陽區也被這家“毛孩子”的新興實體店吸引,邀請他們入駐更多商場,爲他們提供優質地段與服務。

莊宛慈介紹,不久後,火星寵物超市將在北京新開兩家店,10月份還將新開一家樓上是寵物酒店的新店。走出北京,放眼全國,位於河北石家莊的旗艦店也將開業,屆時,火星寵物超市將打造一種新的經營模式。

作爲這些文化和旅遊新興業態的集結地,朝陽區推出八項新政策和八項新行動,進一步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八項新政策從活動舉辦、產業融合、國際交流等多維度發力,對大型演出活動、高流量大展、重大體育賽事、高能級展會項目、入境旅遊消費、文商旅體展宣傳推介活動、文商旅體展貫通融合促消費、重特大項目落地朝陽等八個方面進行支持。

朝陽區力爭2025年旅遊收入突破1600億元、接待遊客1億人次;打造演藝策展新高地行動,新增沉浸式演藝空間10家,引入頂級演出100場;打造入境遊首選地行動,建設“24小時活力城區”,吸引國際遊客“遊在北京、住在朝陽”等,着力構建“大旅遊格局”,全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耿子葉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