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寫字樓市場2025年第三季度展望及第二季度回顧

市場展望及策略

2025年第三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展望

市場承壓深化:租金讓步升級,業主策略雙軌並進

北京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承壓前行,高空置率與租金下探成其顯著特徵。租戶議價力凸顯:新興商圈的高空置率迫使業主加大租金優惠;核心商圈雖空置壓力相對緩和,卻面臨租戶流向高性價比商圈的挑戰,業主亦需主動調降租金。

對此,業主方短期內或將延續應對策略:延長免租期、提供裝修補貼,以加速去化;並強化物業管理等軟性服務,提升項目競爭力。此般雙策並行,旨在穩渡市場波瀾,尋求破局之道。

租戶降本引領:租約重組頻現,區位遷徙提速

租戶深化成本管控,策略愈發明晰。顯著標志爲“非到期租約重組”的活躍升級:租戶力促租金與市場接軌。部分企業更實施成本導向的區位遷徙,如自高租金的金融街商圈,轉向定位相似而租金更優惠的麗澤商圈。

第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租賃需求依舊由科技與互聯網、金融及專業服務業引領。作爲經濟支柱,科技與互聯網及金融企業展現出的業務韌性,成爲當前租賃需求的穩固支撐。

大宗交易市場動向:自用偏好新建,投資堅守高收益

預計在第三季度,新建寫字樓項目仍將是自用型收購方的首選,因其能完美契合企業形象升級與戰略性資產配置的需求。儘管傳統核心區的老牌項目運營穩健,但其增值潛力受限、租金承壓,投資型收購方或將持續尋求高淨收益率的項目,以構築堅實安全邊際,有效抵禦未來租金波動風險,確保資產穩健增值。

此外,部分滿足“非居住建築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簡稱“非改居”)標準的寫字樓項目,因其改造費用高昂及市場租金持續走低,成交價或將探底成本線。

2025年第三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策略

給租戶的建議:及時啓動談判,構建靈活租約

短期而言,租戶宜通過有效談判策略實現成本優化:租戶可利用當前市場情況作爲與業主談判的籌碼,主動發起“非到期租約重組”談判,力求成本優化。

長遠視角,租戶當依自身境況,構建低成本擴張路徑。如當大面積租戶存在擴租需求時,可依託自身規模效應與品牌影響力,通過專業談判爭取整體租賃條件的優化調整,實現企業寫字樓租賃成本的全面優化。

給業主方的建議:精進租賃策略,促去化穩收益

鑑於租戶降本意願強烈,業主方可實施“租金及物業費減免+裝修補貼”的組合方案,並增設共享會議室等增值服務,以穩舊納新,廣聚租戶。

爲提前應對即將到來的新增供應高峰,業主方宜未雨綢繆,與優質租戶前置鎖定未來續租。同時,針對當前市場中有擴租需求的租戶,業主方應爲其提供專屬硬件與增值服務,以增強項目的競爭力。譬如,針對直播業態租戶,業主方可爲其提供24小時空調,以滿足租戶的業務運營需求;針對機器人企業租戶,業主方可提供辦公+產線的結合方案,滿足企業“辦公+研發+生產”的全鏈條需求。

給收購方的建議:把握週期機遇,聚焦核心區佈局優質資產

有意向收購寫字樓的自用型收購方,當適時把握市場週期機遇,鎖定優質資產。投資型收購方除聚焦資產收益率外,亦需關注資產的區位稀缺性-其價值根植於城市空間資源的不可再生性,賦予資產持久增值力及風險抵禦能力。

針對“非改居”政策契合且深幅折價的寫字樓項目,投資型收購方宜重點研判項目周邊的產業生態成熟度、居住配套完善度及政策扶持力度,爲收購決策奠定堅實基礎。

宏觀環境回顧

宏觀經濟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商務局、中國人民銀行、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宏觀政策

©中國政府網、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2025年上半年,寬鬆貨幣與刺激政策雖爲市場注入信心,但經濟復甦步伐遲緩,企業擴張決策依舊謹慎,寫字樓租賃市場承壓顯著。

從行業維度看,政策紅利或將重點惠及特定領域:科技企業上市扶持舉措,將激發優質科技企業對寫字樓的需求,中關村等科技高地寫字樓去化有望提速;消費提振政策,則主要激活新消費、電商平臺、消費金融等內需服務型企業的租賃需求;險資增配A股政策,雖直擊資本市場核心,亦能提振市場信心,優化融資生態,爲寫字樓市場鋪就更爲有利的發展路徑。

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概況

北京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整體表現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有效租金爲含稅、不含物業管理費的有效租金

受需求疲軟所困,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平均有效租金環比下跌5.7%,至232元/平方米建築面積/月,創自2011年以來的新低。空置率位於17.7%的高位,較上季度僅微降0.2個百分點,去化壓力尚未被緩解。

市場活躍度較第一季度更進一步趨冷。企業信心不足,搬遷決策愈發謹慎,大面積企業租戶更多關注租約重組及續租策略。然而,頭部科技與互聯網企業仍維持需求韌性,本季度達成多宗大面積租賃成交。

在當前的租戶主導市場,業主方主動調整租賃策略,積極迴應租戶多元需求,以吸引並留存租戶。通過策略優化,力求在市場寒潮中求穩。寫字樓租賃市場正展現出在挑戰中尋求新平衡的堅韌姿態。

北京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細分商圈概況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1.有效租金爲含稅、不含物業管理費的有效租金;2.租金單位爲元/平方米建築面積/月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有效租金爲含稅、不含物業管理費的有效租金

北京各商圈季度洞察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1.有效租金爲含稅、不含物業管理費的有效租金;2.成交信息/項目信息僅供參考

主力租戶分佈格局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圖表只體現各類企業入駐面積最大的前五個商圈

金融類企業在金融街商圈的入駐面積達145.2萬平方米,爲各商圈之首;麗澤商圈則以2.64%的入駐面積增速加速擴容,彰顯其作爲金融行業新興集聚區的成長潛力正在釋放。

中關村商圈依然是科技與互聯網企業入駐面積最高的商圈,但其增長動能分散至望京-酒仙橋、亞奧及麗澤商圈,多中心化趨勢深化。

專業服務類企業延續在覈心商圈集聚的特徵:國貿主導地位顯著,同時東二環、中關村和亞奧商圈持續增量。

內資、港澳臺及外資企業分佈格局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圖表只體現各類企業入駐面積最大的前五個商圈

內資企業在金融街、東二環、麗澤和中關村商圈的入駐面積佔比均超75%,其中內資企業在麗澤商圈的入駐面積增速明顯。

港澳臺企業分佈分散且規模有限,僅在國貿商圈形成小規模集羣。

外資企業高度聚集於國貿商圈,但其在國貿商圈的入駐面積在本季度環比微降。而望京-酒仙橋、中關村、麗澤商圈均錄得環比正增長,體現其他商圈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正增強。

國貿中服地塊供應情況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成交信息/項目信息僅供參考

大宗交易市場概況

北京寫字樓大宗交易市場表現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寫字樓大宗交易額環比減少39%,僅爲48億元,市場活躍度顯著降溫。寫字樓成交佔比滑落至49.7%,住宅用地交易佔比上升,對寫字樓份額產生稀釋效應。從區域分佈看,本季度交易標的分散於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與豐臺區,反映收購方對多元優質資產的青睞。

從成交額看,本季度自用型收購方以85%的佔比主導市場,其收購標的均位於各商圈核心地帶。價格折讓仍爲收購決策最關鍵的考量,同時,項目交通便捷度與硬件設施水準亦是影響抉擇的重要因素。

外資基金對國內高端消費零售領域持長期樂觀態度:本季度,博裕美元基金成功攬入北京華聯(SKP)百貨42%-45%股權。鑑於該交易屬於公司層面的股權戰略投資,非單一物業收購,因此未將其納入所有大宗交易總額統計範疇。

當前市場正步入更爲精細化的競爭階段,未來走向值得期待。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寫字樓大宗交易均價環比下跌34%,至33333元/平方米建築面積。價格下行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某法拍項目經多輪競價後以大幅折價成交,直接拖拽均價下滑;二是國家開放大學在非核心商圈以低價購進9萬平方米寫字樓,進一步攤薄平均售價。

市場分化態勢顯現:核心商圈寫字樓售價自巔峰迴落40%-60%,此類樓宇多逾十年樓齡,土地獲取時間更超二十年。反觀非核心及新興商圈,售價回調僅15%-20%,且多爲新交付或低樓齡資產,交通便利性兼備。

租售比攀升至8.4%的高位,資產估值壓力持續釋放,映射出收購方風險溢價要求提升,資本化率走闊趨勢顯著。

寫字樓的市場價值正經歷重構,資本持審慎態度密切關注投資機會。

北京大宗交易市場成交案例

©RET睿意德商業地產研究中心

備註:1.成交信息/項目信息僅供參考;2.新項目的大宗交易成交時間按網籤時間計算;3.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