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公共行爲文明指數得分90.80分
昨天,2024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爲文明指數(下文簡稱“文明指數”)發佈,得分90.80分,比上一年度提升0.07個分值。首都文明辦表示,文明指數調查推出20年來,北京市民公共行爲文明指數從2005年的65.21分到2024年的90.80分,保持了連續提升態勢,體現出首都市民的文明意識在不斷增強、文明素養在不斷提升。
公共秩序提升最明顯
近年來,首都文明辦委託中國人民大學文明指數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觀測、網絡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持續開展文明指數調查。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本市在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觀賞、公共參與五大指標體系中,公共秩序提升最爲明顯。其下設的交通秩序、旅遊秩序和社區秩序指標得分及增幅排名均比較靠前。值得注意的是“機動車在交通路口、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機動車闖紅燈”“機動車逆行”等往年突出的不文明行爲發生率均有所下降,表明“文明駕車禮讓行人”的社會宣傳成果不斷鞏固,本市連續進行的共享單車“百日行動”專項治理、“文明出行”等行動成效顯著。
調查結果還顯示,社區秩序和社區衛生得分也有所上升。“在社區遛狗時不及時清理糞便”“亂堆放垃圾雜物”“遛狗時不拴繩”等不文明行爲明顯減少,充分顯示了本市廣泛開展“文明養犬在行動”主題宣傳實踐活動,針對堆物堆料、不拴犬鏈遛犬等行爲持續加大整治力度等舉措的積極成效。
文明發帖、評論超八成
在網絡文明監測中,課題組在新浪微博、小紅書、百度貼吧、抖音以及人民網、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等平臺收集2024年全年IP屬地爲北京的用戶所發佈的帖子和評論數據79784條。統計數據顯示,文明發帖及評論數據共64625條,佔比約爲81%,表明多數北京市民能夠做到文明上網、文明用網,在網絡發言與交流時保持理性、客觀、溫和發言。其中,“諷刺挖苦”“盲目跟風”等不文明上網行爲佔比相較上一年度數據持續降低。
另外,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公共參與以93.33分居於五大一級指標首位,明顯高於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觀賞得分,展現出市民在“熱心參與各類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支持北京舉辦的各類國際國內重大活動”方面表現優異,展現了首都市民“熱情開朗、大氣開放、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
市民公共交往文明水平還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還顯示,市民公共交往文明水平有所波動,在“熱情回答陌生人詢問,爲他人指路”“使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用語”“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等方面的得分有所下降;外賣、快遞從業人員交通不文明行爲發生次數佔比較高;“語言粗俗”“傳播不良信息”等不文明上網行爲有所增加,短視頻領域中演繹炒作、造假擺拍、惡意營銷等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爲首都公共文明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接下來,首都文明辦將根據文明指數調查結果,會同有關單位採取有力舉措,繼續推動首都公共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如:推動快遞、外賣等新就業羣體學習交通安全法規,不斷提升自身文明素養,形成遵守交通法規、尊重社區秩序、文明友善服務的意識;進一步強化網絡優秀內容支撐,完善長效治理機制,抓實網絡空間陣地建設,不斷夯實數字時代文明根基等。
文/本報記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