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城市更新固定投資增至734億,今年落實“好房子”做法
4月29日,《2024北京城市更新白皮書》及《城市更新——北京實踐與探索》發佈會在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舉辦。作爲北京市連續三年發佈的年度城市更新領域權威報告,白皮書系統記錄了北京城市更新的發展脈絡與階段性成就。
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項目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4億元,同比增長66.8%,其中產業類項目投資佔比近六成;若計入城中村改造,總投資規模達1500億元。2025年,北京城市更新將強化體檢與更新聯動,在城市更新中落實“好房子”等理念做法,並將財政獎勵資金提升至20億元,進一步激發市場參與活力。
去年北京城市更新固定投資同比增長近七成
2024年是北京城市更新全面提速的攻堅之年,北京持續建立健全《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政策體系,圍繞規劃土地、市場主體、片區統籌、資金和審批等關鍵問題,不斷完善豐富政策工具箱,切實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據白皮書顯示,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項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73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6.8%,其中設施類、產業類項目投資佔比近6成。全年城市更新財政預算支出爲85.3億元,保障了平房申請式退租、老舊小區改造和危舊樓拆除重建等民生類項目的順利完成。樓宇類、商圈類、園區類等各類更新成果亮點衆多。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城市工作辦常務副主任王灝在致辭時表示,2024年城市更新項目數量大增,如果把城中村改造投資加入統計,規模接近1500億元;累計發放財政獎勵資金總額8億元。2024年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1500萬平方米,平房申請式退租簽約率超90%。城市更新在拉動投資的同時,提供了重要的產業空間,大紅門低效樓宇、金隅興發產業園等引入獨角獸企業、高精尖產業,實現“騰籠換鳥”,激活產業新動能。
白皮書在彙總2024年城市更新主要成效時也提到,核心區堅持老城不能再拆和整體保護更新,中軸線成爲保護性更新的典範。中心城區注重疏解騰退空間的再利用和產業提質升級,朝陽區歐尚建材城轉型爲集甲級辦公樓、商業、藝術、科技爲一體的保利廣場,海淀區五棵松區域打造跨界商業綜合體——萬達廣場,豐臺區原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爲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城市副中心遵循“老城雙修”要求,雲景里老舊小區實施內外設施同步更新,打造完整社區樣板。
截至2024年底,北京城市更新累計入庫項目約2400餘項,追蹤示範項目306個。其中,2024年重點滾動推進示範項目177個。
創新和立法同步,今年力爭突破商業用地續期問題
2025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呈現出新的形勢與挑戰。
對於2025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王灝提到,體檢和更新結合,基於體檢結果科學制定規劃,強化統籌融合;項目和問題並重,以示範項目帶動,聚焦國企用地提質、老舊廠房加層、土地續期等痛點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優化審批流程,打通項目落地的“最後一公里”。此外,在城市更新中落實“好房子”等理念做法,比如在危舊樓拆除重建中試點開敞空間等,讓市場主體將依賴政府變爲依靠政策,更敢於、更願意投入到城市更新中來。
此外,北京城市更新加強統籌和協調並行,強化市級統籌與區級責任,建立問題解決機制,開展案例創新;在資金和主體協同上,研發金融產品,推廣經營權抵押貸款,加大財政獎勵力度至20億元,鼓勵多方參與,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北京的城市更新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劃撥工業用地出讓、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危舊樓拆除重建、經營權抵押貸款、成立聯盟組織……這些創新的政策措施,都進行了固化推廣。今年,國家層面對城市更新又提出了新要求,城中村改造也納入其中。爲此,北京一方面繼續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力爭在商業用地續期、建築規模轉移等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啓動《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實施評估與修改調研,爲政策創新提供法律支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