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縣故城遺址公園 重現漢代古城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暨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日前在京開放。圖/本報北京傳真

北京大運河畔,一座玉璋造型的博物館亮相,猶如掀開「歷史之眼」。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日前開園。這座「考古+博物館+公園」跨界組合的公園,復原了當時城內社會百態。「千年之城—路縣故城遺址歷史文化展」同步揭幕,289件(套)展品宛若打通一條跨越2200餘年的「時空軸」,帶領觀衆走進漢代古城,觸摸歷史。

博物館由城內遺址區、城郊遺址區、城外墓葬區構成,展示了出土於漢代路縣這片土地的大量文物。經考古發現,路縣故城遺址所在的區域從戰國時期就有很多人類生活居住的遺蹟。西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下詔「天下縣邑城」,路縣故城應勢而建,成爲漢代北方地區的邊防門戶。

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先行考古勘察,深埋於地下兩千多年的路縣故城遺址重現。遺址一直在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公園也結合每年考古工作開展公衆考古活動,讓公衆近距離直觀感受考古發掘的魅力。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打造了15個展示景點,遊客可瞭解漢代人制陶、酒肆、食店、茶坊等社會生活場景。

第一個景觀點位「長樂未央」,是考古出的南城門原址,採用漢代門洞樣式進行復原展示。這一景名取自遺址出土的鋪地方磚「樂未央」字樣,寓意生活幸福無止境。「位公卿、樂未央、大吉昌」,九個字真實反映了漢代的幸福觀「位及公卿,長樂未央,大吉大昌。」

其餘景觀點位也各具特點。「政通人和」還原漢代衙署文化。「良工巧匠」展示漢代路縣各種工藝場景。「繁榮市井」還原漢代食肆的佈局和商業活動。「百草名方」以漢代名方的品種組合方式種植了大量中草藥,構成漢代藥用植物景觀。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爲無界公園,共有18個入口,全天24小時免費開放。隨着路縣故城遺址考古不斷有新發現,博物館的展品還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