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又出政策組合拳,公積金新政能省多少錢?

日前,北京出臺樓市新政,除放寬五環外限購政策外,加大了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包括優化首二套房認定、提高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等。

據第一財經瞭解,目前北京地區銀行已跟進執行。北京是7月底政治局會議之後首個出臺樓市新政的一線城市,此次政策調整效果備受關注。不少業內人士判斷,這將強化其他一線城市進一步優化限購和公積金政策的預期。

以房屋總價400萬元,公積金貸款100萬元、貸款年限30年爲例,若北京新政實施後,滿足二套住房貸款調整爲首套,購房者首付款最高可減少60萬元,購房者置業初期壓力明顯減輕。

北京公積金貸款提額

“文件生效就可以(按照新規)做(貸款)了,主要是二套房受益比較大。”第一財經記者週一以購房者身份諮詢時,北京一國有大行工作人員表示,該行自上週六(8月9日)已開始執行新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上週五(8月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一方面進一步優化五環外限購政策,另一方面加大了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文件自8月9日起施行。

新規涉及公積金貸款的內容調整力度較大。首先是優化首二套房認定標準:《通知》稱,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申請人(含共同申請人)在北京市無住房,且全國範圍內無公積金貸款(含住房公積金政策性貼息貸款)或使用過1次公積金貸款並已結清的,執行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其次是提高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通知》稱,借款申請人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二套住房的,最高貸款額度爲100萬元,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這也意味着,購房者的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將由30%(五環外)、35%(五環內)統一降至30%,不再區分五環外、五環內;貸款利率將由3.075%降爲2.6%,進一步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以公積金貸款100萬元、30年等額本息計算,購房者利息將減少13.38萬元,每月還款減少約594元。

此外,結合前期相關政策,適用公積金支持綠色發展、多子女家庭購房政策的,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最多可上浮40萬元,即最高貸款額度爲140萬元;首套住房最高貸款額度爲160萬元。

再次,《通知》提高了每繳存一年公積金的可貸款額度,即由每繳存公積金一年可貸10萬元提高至可貸15萬元。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測算稱,購房者如果要申請120萬元貸款,將由需要繳存公積金11年零1個月降爲繳存7年零1個月。

同時,新政也進一步落實《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公積金貸款。

這也是近一個月之內,北京二度優化公積金政策。此前7月中旬,北京住房公積金中心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試點範圍的通知》,一方面優化提取措施,即劃轉房租頻率增加“按季直付”。繳存人申請“直付房租”後,公積金中心依據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的租金支付週期,按月或按季劃轉可提取的住房公積金至住房出租機構賬戶,用於支付房租。

另一方面,新規將試點住房出租機構運營的商品房房源覆蓋範圍擴展至全市,公租房試點項目增加至3個,試點房源總量由4萬套增加至33萬套。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第一財經表示,公積金政策是本次政策涉及最多的內容,一攬子新規均有利於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和購房門檻,增強購房者置業能力,未來公積金政策仍有進一步優化預期,如支持公積金“帶押過戶”,進一步加大人才公積金政策支持等。

公積金仍是政策調整重要方向

“整體來看,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北京率先落地優化樓市政策,未來預計有更多城市跟進,上海、深圳進一步優化限購政策、加大公積金政策支持存在較強預期。”陳文靜說。

此前7月,廣州發文擬推進“商轉公”政策,若政策落地,廣州將成爲繼深圳之後第二個推行該政策的一線城市。對於滿足條件的購房者,存量房貸利率有望從3%以上降至2.6%。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廣州、瀋陽、重慶等約20城支持、優化“商轉公”政策。

但推行“商轉公”的可行性與每個城市的公積金盈餘及使用率情況等息息相關,多數城市對此設置了較高的門檻。相比“商轉公”更多可爲存量房貸減負,也有不少城市優化公積金提取和使用政策,以更緩和的方式刺激增量需求,這也是今年來各地政策優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涉及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延長還款期限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

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深圳、杭州、西安等超30個市(區)跟進出臺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跟進城市能級逐步延伸至一二線核心城市。

“(這些政策)對於職工的購房門檻、購房成本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時部分城市如深圳、蘇州對於多孩家庭的額度上浮比例較大,能夠更好地支持特定羣體購房需求釋放。”陳文靜認爲,未來將有更多城市跟進落地。

與此同時,市場對更多城市尤其一線城市進一步放開限購的預期也進一步升溫。“放開符合條件的家庭購房套數限制,讓有能力、有意願、有需要的居民家庭進入市場,在促進市場修復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支持職住平衡。”陳文靜以北京舉例說,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套數中,五環外佔比超80%,是新房市場的絕對成交主力地區,二手住宅成交套數五環外佔比也超50%,本次政策落地後,一方面將對五環外的市場產生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對於想賣出五環外二手房進行置換的羣體也帶來新的機會,可以促進這部分改善需求釋放。

克而瑞地產研究報告也指出,去年一線城市購房限制性政策鬆動調整,除廣州全域解除限購外,京滬深三城市依然保留核心區限購,外圍區域有條件放開。但今年以來,京滬外圍項目銷售去化壓力凸顯,爲行政性限制措施逐步退出市場打開了空間和可能性,通過“核心區嚴控、郊區鬆綁”的差異化策略,一方面可以消除投機顧慮,又能滿足合理自住購房需求,通過釋放郊區購房需求,既能緩解庫存壓力、提振經濟,又能服務於人口疏解、區域協同等戰略目標,成爲房地產市場“因城施策”風向標,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城市可持續增長的雙贏。

從統計局數據來看,今年1~7月,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整體表現平穩,但7月出現轉弱跡象。有北京五環外房產中介人士表示,新政後首個週末,諮詢與帶看量明顯增加,但在成交層面體現還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