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建議有孩子的家庭都看看…免得後悔

教育和買房的本質就是都要降低預期,才能贏得幸福,沒錯吧!

有個粉絲要換房,便說起了她家的遭遇,孩子已經上初中(三帆中學),不再需要學區了,當初爲了孩子能上德勝,把朝陽的大三居賣了,換了個德勝的老破小2居。

你們知道德勝三帆是什麼概念嗎?那可是多少家長的夢中情校啊!爲了這個目標,她義無反顧地從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搬到了逼仄的小屋子。

她說,結果呢?孩子現在初中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也不是那塊料,現在想換回朝陽住個環境好點的房子,發現德勝的房子比17年買的時候會低一些呢,朝陽也沒有合適的可買,折騰了一圈,房子沒了,錢也沒了,孩子確還是那個孩子…

說實話,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是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個警鐘:教育和買房,真的都需要降低預期!

一、教育焦慮,從娃娃抓起?

我們來看看現在家長的心路歷程

幼兒園階段:我家娃將來要上清華北大,開始瘋狂報各種早教班,英語、數學、鋼琴、繪畫,恨不得把孩子培養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天才。

一年級:好吧,清華北大有點難,985總行吧?開始刷題,背古詩,學奧數,週末比上班還忙。

二年級:985也不容易啊,211也挺好的,開始研究各種升學政策,找關係。

六年級:祈禱能上個差不多點的初中,未來能考個好點的高中,不過也開始慢慢的接受現實,孩子就是個普通娃。

初三:能考上高中就謝天謝地了,開始擔心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

高中:將來能上個本科就不錯了,別學壞就成,開始擔心孩子的品格問題,樹立三觀。

大學:健康、正常就行,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

看到了這個過程,你是不是覺得既好笑又心酸?但這就是我們大部分家長走過的路!

二、買房也是一樣的道理

房子這事兒,跟教育一樣,預期太高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我遇到很多這樣的案例,預算300萬,非要看500萬的房子,看完就開始抱怨:怎麼這麼貴?這點錢買不到什麼好房子,這就是自己找罪受。

還有的人,要求很多:要地鐵旁邊,要學區房,要新房子,要大戶型,要綠化好,要配套全,最好還要便宜,我說你這是要買房子還是要找男朋友?十全十美的東西,這世界上有嗎?

雖然每個人對美好的追求都很嚮往,但現實是很殘酷的。

三、降低預期,幸福感倍增

我覺得,不管是教育還是買房,我們都需要學會做減法。

對孩子的期望要實際一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天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爲學霸,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走學術路線,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的孩子情商高,有的孩子有藝術天賦,我們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優勢,而不是強行把他們塞進一個模子裡。

我就是一直這樣勸自己的!

對房子的要求也要現實一些,預算有限的話,就老老實實在預算範圍內選擇,可能買不到最理想的房子,但至少能買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而且,房子是可以換的,今天買個小的,以後條件好了再換大的。

四、心態平和,生活才能繼續

那位德勝的粉絲,我給她的建議是:既然已經這樣了,就別糾結了,孩子雖然成績一般,但至少在德勝接受了不錯的教育環境薰陶,房子雖然小,但在德勝這個地段,配套還是不錯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別把自己逼得太緊,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比什麼都重要,房子能遮風擋雨,比什麼都實在。

操作上,先把德勝的房子找個好一點的時機賣掉,再去朝陽買。

最後想說,當下大家生活的已經夠難了,我們就別再給自己增加壓力了,降低預期不是降低標準,而是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畢竟一輩子雖不短,但也不長,區區三萬天,何必爲難孩子和自己!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