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控美 利用菲日臺發動網攻

兩岸熱門

大陸國家安全機關19日公開披露,破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實施的重大網路攻擊案,揭露美方長期利用菲律賓、日本及臺灣等地的技術節點作爲「跳板」,對中國發動高強度滲透行動,企圖癱瘓「北京時間」的網路授時系統,混亂通信、金融、電力等國安領域。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衆號消息,美國安局針對大陸國家授時中心的網攻行動「蓄謀已久、體系完備」。自2022年3月起,美方利用境外某品牌手機短訊服務漏洞,秘密控制多名授時中心工作人員的手機,竊取內部敏感數據;隨後於2023年4月起,多次入侵該中心電腦系統,刺探網路架構與管理權限。

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國更專門部署新型網路作戰平臺,先後啓用42款特種網攻武器,對授時中心多個內部網路系統發動高強度攻擊,企圖橫向滲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預置癱瘓破壞能力。專家指出,這種持續性、高隱匿的入侵屬於典型的「APT攻擊」(高級持續性威脅),屬於國家級網路間諜行動。

大陸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西安,是大陸唯一承擔「北京時間」產生、保持與發播任務的單位。其高精度授時服務關乎通信、金融、電力、交通、測繪及國防等關鍵領域,甚至直接影響國際標準時間的計算。

專家指出:「時間差一毫秒,電網可能大面積停電;一微秒,股市交易將有數千億變化;一奈秒,北斗定位就會誤差30公分。」正因如此,時間系統一旦被滲透或操控,後果不僅涉及國內安全,更可能導致全球時間標準混亂。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魏棟指出,目前中國在國際標準時間計算中的權重已提升至19.51%,世界第二;若美方攻擊得逞,將直接威脅中國在全球時間體系中的話語權與技術主導力。

大陸國家安全機關還披露,美方多次利用美國本土、歐洲及亞洲(尤其是菲律賓、日本與臺灣)設置的虛擬伺服器作爲「跳板」,僞造數位證書繞過防毒系統,並使用高強度加密算法深度擦除攻擊痕跡,試圖掩蓋來源。攻擊多發生於北京時間深夜至凌晨,顯示其高度組織化與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