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廠甸廟會: 機器人添彩兒 “傳統+科技”碰撞新火花

本報記者 王佳儀

2025年的春節,北京城被濃厚的節日氛圍包裹,而廠甸廟會無疑是這喜慶海洋中最耀眼的浪花。剛到琉璃廠東、西街,映入眼簾的便是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將街道妝點得格外喜慶。

北京廠甸廟會被譽爲中國廟會之首,已有400年曆史。今年,廠甸廟會現場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場景,如寫福字、非遺體驗、打卡蓋章、主題展覽等,讓市民遊客在參與中更深入地瞭解傳統文化,感受其獨特魅力。同時,廠甸廟會還彙集了多種年貨產品、熱飲小吃、遊樂體驗項目,包括鮮花售賣、燈光秀、沉浸式快閃、“年味兒”文創和機器人展示等內容,融合“文人雅韻”“人間煙火氣兒”,帶來老少咸宜的快樂。

隨着春節申遺成功,今年的廠甸廟會也有一些“上新”項目。例如,將“春節、北京中軸線”兩大“申遺”元素巧妙融合,推出了北京中軸線冰糖葫蘆。其外包裝長78釐米,象徵北京中軸線7.8公里全長;竹籤長度56釐米,象徵56個民族緊緊相依;山楂數15個,象徵北京中軸線15處遺產構成要素。這一創意不僅讓傳統美食更具文化底蘊,也成爲廟會上的熱門打卡點。

在非遺創新展示的同時,新科技也受到人們的青睞。在衆多攤位中,一個獨特的機器吸引了遊客的目光,那便是在火神廟的“久秉AI餐飲”煎餅果子機器人。這臺煎餅果子機器人外形酷似一臺大型的自動販賣機,方正的機身,線條簡潔流暢。右上方是一塊醒目的電子屏幕,上面清晰地展示着煎餅果子以及各種飲品的可選項,色彩鮮豔的圖標和簡潔明瞭的文字,讓人一目瞭然。屏幕左邊是大面積的透明櫥窗,透過櫥窗,可以將內部的構造看得清清楚楚。

煎餅售價19元一個,有的遊客表示,普通的煎餅果子也就七八元一個。旁邊的一位遊客也覺得這個價格超出了心理預期,只是單純地看看熱鬧,並不打算購買。

然而,也有少數遊客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說:“爲了科技付費唄,這可是機器人做的煎餅果子,多新鮮啊,必須得嚐嚐。”在他付費後,機器前聚集了更多的遊客觀看。隨着訂單的確認,機械臂開始有條不紊地運作。只見它先是精準地將適量的麪糊從注料口擠出,滴落在滾燙的煎餅爐上。緊接着,機械臂拿起一個類似刮板的工具將麪糊攤平。隨後,機械臂又拿起一個裝有蛋液的容器,均勻地淋灑在餅皮上。右上方的屏幕上實時展示着餅狀態、判定依據、餅直徑、餅重量等信息。

等到煎餅和蛋液定型、熟度適中的時候,便是最關鍵的翻面環節。只見機械臂緩緩伸出,前端的鏟子準確無誤地插入餅底,然後輕輕一擡,煎餅便穩穩地翻了個面。接着,是塗抹醬料,撒上薄脆碎、生菜碎、蔥花、香菜等配料。最後,機械臂將煎餅熟練地摺疊起來,一個完整的煎餅果子便大功告成。製作完成後,煎餅果子順着取餐口緩緩滑出。工作人員表示,機器基本不需要人維護,成功率很高,整個製作過程在兩分鐘左右,有效節省了人力。

在廠甸廟會的另一個角落,還有兩個機器人也吸引着遊客的目光。“現在的科技真是發達,連泡茶都能讓機器人來做了。”只見一臺茶飲機器人正將熱水注入茶壺中,其整體造型簡約,主體呈白色。與煎餅果子機器人不同的是,茶飲機器人的操作需要工作人員的協助。只見工作人員拆開一個茶包,將茶葉放入茶壺中,隨後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鈕,機械臂便行動起來了。它先是精準地夾起茶壺,將其穩穩地放置在開水機器下,等待水溫升高。

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目前,這款茶飲機器人的機械臂還沒有配備攝像頭和感應器,所以茶具的位置必須固定。每次機械臂都是從固定的位置夾取杯子和茶壺,以確保操作的準確性。不過,未來將會安裝攝像頭,屆時機械臂就可以自動識別杯子的位置,操作也會更加精準。”

在茶飲機器人展示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特別介紹了機械臂上的夾具。這款夾具採用了先進的材料和設計,能夠實現極其精細的操作,能實現將蛋黃從生雞蛋中分離的操作。

在茶飲機器人的旁邊,一臺咖啡機器人正在製作咖啡拉花,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器人能拉出鬱金香、單翅、雙翅、樹葉4種花型,拉花成功率達到百分百。從精準計量、水溫控制、萃取、打奶泡到清洗杯子,整個過程都由機械臂自主完成,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咖啡機器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衆多遊客的圍觀,“這拉花真的很精緻,沒想到機器人還能做出這麼漂亮的咖啡。”一位遊客表示。

機器人的出現爲廟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們以高科技的姿態,展示着現代科技的魅力,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