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聚”智杭州 技術與模式碰撞新火花

戳關注,右上菜單欄···鍵,設爲星標、

7月24日,由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主辦的第3屆“AI + 低空經濟研討會”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以“低空產業‘新’模式,技術革命‘新’融合”爲主題,匯聚了來自政府、產業界、學術界和科研機構的衆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低空經濟的前沿技術與未來發展。

活動伊始,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曉亮在致辭中強調,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政產學研用”的深度協同。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攜手各方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創新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舟山市低空經濟特邀專家嚴赫分享了舟山市海島低空經濟的創新實踐案例,展示了舟山在智能網聯體系和管理服務平臺設計方面的初步成果。神州泰嶽集團的魏旭恆探討了產教融合在低空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了高效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浙江大學教授王銳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在低空領域的應用前景,展示了其在精準預測和優化決策方面的優勢。

杭州高新區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端豪從區塊鏈賦能低空數據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可信數據空間解決方案。浙江省人社廳無人機技能等級評價專家組組長金潔分享了eVTOL飛行汽車的數實一體化智駕儀開發平臺。西湖大學的袁鑫探討了機載高光譜相機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展示了其在林業、高壓線巡檢等領域的技術優勢。

中國(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瑩從複合型城市場景層面分析了低空經濟的發展機遇,強調了杭州在搶佔低空經濟新賽道中的優勢。浙江大學研究員王洋圍繞低空智能網聯基礎設施的技術和產品展開討論,提出了從軟件平臺到起降設施的全矩陣建設方案。

本次研討會通過分享前沿技術和實踐案例,爲低空經濟的“新模式”與“新融合”繪製了清晰路徑。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將繼續發揮平臺樞紐作用,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共振,助力低空經濟從藍圖走向現實。

聲 明:原創文章,歡迎聯繫獲取轉載授權,並註明來源飛行邦;轉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本平臺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