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緊急通知

來源:文匯報、北大團委、海南大學團委 等

編輯整理 :雙一流高教

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後不幸遇難。

事發後,國內多所高校緊急發出暑期實踐安全提示。

例如,微信公衆號“北大團委”7月24日發文,就將其納入警示案例。該文提示,出發前明確告知安全風險與應對措施,務必使每一位同學瞭解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每日結束覈查人數、健康及財物狀況,做好次日安全準備。要遵守實踐單位安全規定(如石油、化工、核能、電力、建築等特殊單位參觀),按要求佩戴防護裝備;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做好相應防護工作,確保安全。確保隊員熟知當地警方、醫療機構及實踐單位聯繫方式。

海南大學團委微信公衆號也在7月24日發文提示,要嚴格遵守實踐單位劃定的安全路線和參觀區域,嚴禁進入非參觀區域、禁止區域或標識有危險警示的區域。保持與陪同安全人員的溝通,緊跟隊伍,不擅自觸摸任何設備、開關、閥門或化學品。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工部微信公衆號24日提示,進入廠礦、車間、實驗室等區域,務必嚴格遵守安全規定和參觀路線。留意地面(如格柵板、溼滑處)、高空墜物、設備運轉區域、化學品、高溫高壓等潛在危險源。絕不逾越安全警戒線。對不清楚的安全規定、不穩固的設施(如格柵板)、不合理的安排,要敢於提出疑問並要求解釋或確認安全。安全面前,沒有“不好意思”。

此外,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微信公衆號發文稱,實踐場所的每一條規定,都不是憑空制定的。或許是曾經的血與淚,或許是反覆驗證的風險點,才凝結成“禁止靠近”“請勿觸碰”的警示。那些看似普通的格柵板、運轉的機械臂、裸露的管線,背後可能藏着足以吞噬生命的隱患。同學們在實習中,既要保持探索的熱情,更要守住安全的底線。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好奇可以有,但不能變成"以身試險"的衝動;疏忽不能有,因爲一次小小的大意,可能換來無法挽回的代價。牢記“多看、多問、少動”——不熟悉的設備絕不觸碰,未允許的區域絕不踏入,不確定的操作絕不嘗試。把安全意識融入每一個細節,纔是對自己、對家人、對青春最基本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