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迪店轉型;中國電卡全球領先;西安比亞迪突破百萬;保時捷渠道優化 | 12月16日汽車行業日報
北京華陽奧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近日宣佈停止一汽奧迪品牌的經銷業務,轉而經營問界品牌車型。這一決定反映出奧迪在華渠道面臨困境。儘管華陽奧通曾是北京最大的奧迪4S店,其2022年累計銷售超2萬輛,但由於價格戰導致的經營壓力,部分奧迪經銷商選擇退出。一汽奧迪方面稱與華陽奧通終止合作,同時開啓新一輪經銷商招募。然而,奧迪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給經銷商帶來挑戰,加大優惠力度雖能提升銷量,卻也造成虧損。
法新社報道指出,中國電動卡車企業憑藉供應鏈優勢在國際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儘管面臨美國潛在關稅壓力。報道稱,西方國家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制裁,但中國品牌在電動卡車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70%的全球電動卡車銷量來自中國品牌。未來一段時間內,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尤其是美歐計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這可能影響中企在海外市場的擴張步伐。
據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消息,比亞迪西安工業園在12月13日實現了年產量首次突破百萬的目標。然而,報道中並未提及任何與此成就相關的重要負面事件或挑戰。因此,無法提供負面事件的摘要。
保時捷中國正面臨銷量下滑的挑戰,2024年前三季度銷量同比下滑28.75%。爲此,保時捷計劃到2026年底將經銷商網點從150家減少至100家,以優化渠道。此外,保時捷還強調研發投入和本土化營銷策略,希望通過調整提升在中國市場的經營質量。公司將繼續推行門店升級計劃,並積極利用數字化零售系統。
中遠海運新造7000車位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湘江口"號於12月14日首航靠泊廣州南沙汽車口岸,該船裝載了近4000輛國產車輛駛往波斯灣市場。然而,目前並無報道提到該事件中存在任何負面情況或突發問題。新聞主要聚焦於該船的技術創新和環保性能,以及其對於數字化物流管理的貢獻。"湘江口"號是廣船國際2024年交付的第10艘汽車運輸船,體現出中國在綠色智能、環保高效運輸領域的進步。
比亞迪最新發布招聘信息,面向2025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招募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涉及深度學習、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市場競爭激烈,該領域吸引了華爲、小米等科技公司入場。小米旗下的大模型機器人公司小雨智造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進一步推動產品創新。而華爲的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已正式運營,與多家企業展開合作,推動關鍵技術發展。
12月14日,百度和吉利的高管宣佈將對極越智駕和售後進行擔保,承諾提供持續的售後服務。與此同時,一位前OpenAI研究員因質疑ChatGPT的版權問題,在被列爲訴訟案被告後自殺。此外,12月14日,智能助手Kimi出現網絡連接問題,引發用戶不滿,而極越汽車CEO夏一平闢謠關於門店復工的不實消息,強調僅維持最小運營需求。這些事件反映出行業內的複雜動盪與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