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7家市級部門集中“曬預算”
2月21日上午10點,北京市197家市級部門按照“統一步驟、統一格式、統一時間、統一形式”原則,在各部門門戶網站及首都之窗網站公開2025年部門預算。
除經批准的涉密部門外,今年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197家市級部門,全部公開部門預算。
14張報表全面反映部門收支情況
北京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此次公開的市級部門預算主要包括部門文字說明和預算報表兩部分。
其中,預算報表共14張,主要反映市級部門的收支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政府採購預算、政府購買服務信息、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等情況。結合市對區轉移支付提前下達情況,涉及市對區專項或共同事權轉移支付資金的部門,還將公開專項或共同事權轉移支付績效目標表。通過預算報表,能夠全面反映部門的收支總體情況、財政撥款收支情況,以及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等。
文字說明則主要結合公衆關注焦點,對各部門的基本職責、機構設置情況、部門收入資金來源、“三公”經費預算增減情況、重點支出項目等重點事項進行說明,並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讓公衆看得更明白,瞭解得更清楚”,市財政局表示。
民生改善等“大事”“新事”重點公開
相比往年,此次部門預算公開信息更豐富,內容也進一步拓展。市財政局介紹,在落實中央要求,公開各部門職責、機構設置情況、部門收支情況、政府採購預算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2025年,北京拓展公開市對區共同事權轉移支付項目績效目標,包括預算安排情況、年度總體績效目標、績效指標值等信息,進一步提高預算公開內容的完整性。
同時,對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支出和重大投資項目,詳細公開其預算安排、政策依據、績效目標、資金投向等。2025年,進一步將民生改善、城市發展、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大事”“新事”納入重點項目公開範圍,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財政局表示,北京在項目預算公開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統籌各類資金資源 加強重點領域保障
市財政局介紹,今年的市級部門預算編制突出“綜合統籌、分類保障、提質增效、風險防控”四個特點。
在財力統籌上,綜合運用政府預算、債務資金、政府投資基金、部門自有資金等各類資金資源,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努力實現綜合可用財力穩定增長。
從支出方向看,堅持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黨政機關持續過緊日子,從嚴從緊控制非重點、非剛性、非急需支出,下更大力氣盤活存量,騰挪更多資金爲重大改革、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此外,預算編制繼續堅持績效導向,比如,加強重點領域成本管控,動態調整優化存量政策,提升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時,強化風險防控,加強中長期分析研判,探索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評估,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確保財政安全運行。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