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部委 | 公安部嚴厲打擊消費領域假冒僞劣犯罪 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
據公安部3月26日消息,公安部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近日下發通知,部署公安機關知識產權犯罪偵查部門依法嚴厲打擊消費領域假冒僞劣犯罪。通知要求,圍繞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聚焦汽車、家電、廚衛家居、家裝建材等重點商品,依法嚴厲打擊假冒註冊商標和製售僞劣商品等犯罪活動;要緊盯廢舊產品回收、處置和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等重點環節,將打擊矛頭對準利用回收二手產品翻新以次充好、以舊充新等犯罪活動。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假冒僞劣食品藥品、化妝品、老婦幼衛生用品、電纜、燃氣產品、電動自行車、消防器材等多發性犯罪;突出戶外裝備、運動設施、文創產品、綠色食品以及區域特色農產品等重點產品,依法嚴厲打擊假冒知名品牌、名優商品犯罪。
生態環境部: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早日出臺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蔣火華表示,在司法部大力支持下,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條例》着眼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管理,規範生態環境監測活動,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就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監測數據質量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規範。尤其對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提出了一系列法規制度設計。目前已收到近400條建設性意見。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配合司法部做好立法調研和論證工作,推動《條例》早日出臺。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
據生態環境部3月26日消息,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標誌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範圍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此次擴圍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比將達到60%以上,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類。
前2月電信業務收入、總量同比分別增長0.9%和7.6%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3月26日消息,工信部發布2025年前2個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前2個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950億元,同比增長0.9%。按照上年不變價計算的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6%。截至2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及中國廣電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7.93億戶,比上年末淨增327.3萬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10.51億戶,比上年末淨增3653萬戶,佔移動電話用戶的58.6%。前2個月,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3216億分鐘,同比下降5.9%;固定電話主叫通話時長完成103.4億分鐘,同比下降6.2%。前2個月,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同比增長18.3%;移動短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9%。
水利部長江委:今年汛期長江流域澇旱並存但總體偏枯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26日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介紹,預計今年汛期長江流域澇旱並存但總體偏枯,長江中游幹流附近及鄱陽湖、洞庭湖兩湖水系北部可能發生的階段性乾旱。根據最新預測,2025年汛期(4-10月),長江流域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流域降水量正常偏少,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其中,長江上游基本正常,長江中下游正常偏少。主汛期(6-8月),長江流域降水量偏少,其中,長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少,中游幹流附近偏少可能達2成以上。
財政部:2025年中央部門預算今起集中向社會公開
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門預算集中開始向社會公開,除在各部門網站公開外,還將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集中公開。財政部介紹,2025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內容涵蓋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以及重點事項說明等。具體包括:部門收支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等9張報表;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採購、國有資產佔用、預算績效管理、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項目等情況予以說明,並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預算公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預算數據已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爲建立現代預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撐。
兩部門:125家入選2024年度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26日消息,近日,全國總工會辦公廳、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公佈2024年度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的通知》,公佈125家用人單位爲2024年度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全國總工會將下撥750萬元專項資金,作爲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的資金補助,並鼓勵省級工會加大投入,強化支持保障。去年7月,全國總工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啓動2024年度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工作,明確推薦對象爲通過單獨或聯合舉辦全日託、半日託托育機構,主要爲本單位職工提供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等用人單位。兩部門於2022年首次開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工作,目前已累計公佈3批共300家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國家認監委加強認證規則管理,要求在統一平臺備案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衆號3月26日消息,爲促進認證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國家認監委近日發佈《國家認監委關於加強認證規則管理的公告》,要求認證機構建立認證規則的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原則要求、管理要求和內容要求制定認證規則。要求認證機構將認證規則相關信息、認證規則全文、認證規則對應的認證依據全文或可獲取的途徑,通過“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上報平臺”進行備案。《公告》明確,認證機構不能超出批准的認證領域備案認證規則,國家認監委建立風險評估機制,組織對認證規則進行檢查。國家認監委及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對認證機構開展的相應認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備案的認證規則將作爲檢查依據。
教育部:校外培訓機構應入駐或系統接入全國平臺
據“微言教育”微信公衆號3月26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應用管理辦法》。《辦法》強調全國平臺是全國統一的校外培訓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一網(官方網站)三端(家長端APP、機構端APP和管理端APP)爲校外培訓全流程監管和服務提供技術支撐。支持家長學生通過全國平臺選課、支付、退費、評價、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支持培訓機構按照政策要求和技術標準直接入駐或系統接入全國平臺,通過全國平臺介紹、展示、售賣相關課程和服務。支持主管部門依託全國平臺開展預收費監管、風險預警、執法監督等工作,提升校外培訓監管數智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