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優先席「遭踹嬤黑料狂被爆」!醫逆風轟:現在臉皮厚就能坐?
北捷車廂優先席再爆衝突,老婦攻擊年輕乘客引發網友熱議,警察將調查雙方身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北捷日前再爆優先席(原稱博愛座)糾紛,一名曾姓婦人近日搭乘臺北捷運時,堅持要在優先席掛東西,並多次以手提袋與雨傘攻擊一位男乘客,結果被該男子踹飛。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逆風發文批評,整起事件淪爲當事人的起底與公審運動,並怒嗆博愛座改成優先席,只會讓臉皮厚的人認爲,有需求就能坐。
沈政男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大家不討論博愛座改爲優先席,爲何讓民衆爭搶更加嚴重,反而淪爲對事件當事人的起底與公審運動。「一堆人出來說,老婦人就是長年到處鬧場的會議蟑螂、涉及多起竊盜案的慣竊、反覆在車上攻擊孕婦與年輕人的博愛座正義魔人,連她的其他案底,什麼妨害名譽、誹謗某某教授的事情都大剌剌在網路與媒體進行起底與公審?這,就是臺灣的公民社會。」
他批評,臺灣公民社會討論時事,就是湊熱鬧,熱度過了沒人按贊與分享,就去追逐下一個議題了,等到再度發生博愛座爭搶,才又回來繼續摻一腳。
沈政男認爲,優先席定義「有需求都能坐」,那下一句是不是「如果優先席不夠,需求較大的人優先乘坐」?既然如此,是不是要有一個優先順序的定義與標準?否則,本來老弱婦孺可以使用,被改成「有需求都能坐」,只會讓許多人,尤其是臉皮比較厚的人認爲,「只要我自認有需求,我也能坐優先席?」
他質疑,北捷乘客的族羣以何者居多?7、8成都是年輕通學通勤族。有多少老人家根本沒辦法穿越迷宮一樣複雜、人潮比市場更擁擠的捷運站,進入捷運車廂?又有多少老人家其實進了車廂,因爲座位不夠,又沒辦法坐那麼久,於是選擇不坐捷運,甚至乾脆不要出門?
沈政男最後嘆道,以前的社會,大家在意別人觀感,可以用公德心來呼籲,現在好多人只在意自己的權益,在資源稀少的時候就需要官方訂出資源分配的客觀標準,纔不會造成民衆爭搶,這是很簡單的行政原理,竟然沒人想到與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