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遊憩公司7月成立 估5年後營收7000萬元
爲活化轄下兒童新樂園、貓纜、小巨蛋等設施的營收,臺北捷運公司將於7月1日正式成立北捷遊憩公司管轄,未來盈虧將自負。圖爲兒童新樂園。(本報資料照片)
爲活化轄下兒童新樂園、貓纜、小巨蛋等設施的營收,臺北捷運公司將於7月1日正式成立北捷遊憩公司,29日上午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也邀請北捷專案報告籌組進度與未來發展。北捷總經理黃清信預估,5年內盈餘應可成長到7000萬元,細部營運狀況仍得視未來遊憩公司總經理上任後而定。不過藍綠議員皆認爲畫分給遊憩公司的單位都有獲利,目前預估盈餘過於保守。
爲活化附屬設施營運績效,北捷規畫成立子公司,經營貓空纜車、兒童新樂園及小巨蛋等場館,提案於上個會期經臺北市議會審議通過,由北捷出資3600萬元、北市府出資2400萬元,股權比例6比4,並於6月20日前完成總經理等管理職遴選程序,7月1日公司正式成立,未來被畫分到遊憩公司的附屬單位將自負盈虧。
臺北捷運公司與北市交通局等單位29日進入議會交通委員會專案報告,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表示,目前遊憩公司的員額編制爲324人,目前先從北捷內部轉調人員到遊憩公司,並且外部招募30名專業人士,並於3年內達到進用3成外部人員的目標,原內轉也可選擇要留任或迴歸北捷。
國民黨議員遊淑慧則建議,遊憩公司應將維修處廢除,改將維修業務外包給北捷,除了可以節省子公司的人事費用,將錢與人力完全用在營銷上外,機電維修委託給北捷,也能創造另一筆業外收入。對此黃清信也允諾會朝這個方向研議,兩公司共同來降低成本、追求雙贏。
國民黨議員耿葳、民進黨議員許淑華等人都詢問北捷對於未來遊憩公司的預期營收,黃清信預估,5年內盈餘應可成長到7000萬元,細部狀況仍得視未來遊憩公司總經理上任後的營運狀況而定。
許淑華則質疑,由於遊憩公司必須自負盈虧,未來是否會影響小巨蛋「公益檔期」?且未來開始正式營運後,遊憩公司若遭遇虧損,是否有設置停損點及退場機制?「不要像悠遊卡公司,投資了很多子公司,但最後卻只能賣掉止損。」
耿葳也建議,遊憩公司經營小巨蛋,可參考遠雄經營大巨蛋的模式,自行成立公司接洽演唱會相關業務,或許能增加更多業外收入;她也建議北捷應提前思考退場機制,免得新公司變成不斷虧損的財務無底洞。
黃清信則表示,依照「公司法」規範,若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的2分之1時,就要舉行股東大會研議是否增資或其他營運策略,屆時北捷也會與北市府研商,未來決策也會提報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