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文湖線狂出包 學者點出三大關鍵:自駕、高架、落雷區
臺北捷運文湖線今天早上發生列車異常警訊,由於是通勤尖峰時段,大批乘客擠爆月臺。記者邱德祥/攝影
臺北捷運文湖線今天又出狀況,通勤族怨聲載道,捷運公司經查是推進開關元件故障致線路異常。學者指出,文湖線是自駕、高架又在雷區,狀況確實較多,另點出民衆習慣沒出狀況的北捷,因此對北捷的營運要求也較高。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文湖線的系統異常風險較北捷其他路線來得高、狀況也比較多,主因是爲自駕系統、全線採高架,加上不少路段位在雷區如木柵,使得系統一旦偵測異常,會因爲安全的考量讓列車暫停。
他指出,地下化、高運量的路線較不受天候影響,只怕淹水;反觀文湖線的電子元件都在高架,下雨或打雷等天候變化也都會影響系統可靠度,狀況確實會比較多,但頻率是否真的算高,則要與全世界類似系統進行比較。
對於外界認爲文湖線出包頻率高,鄭永祥認爲是民衆已經習慣沒出狀況的北捷,因此對北捷的營運要求也較高。他強調,文湖線的安全是沒問題,但系統異常會造成旅客不便,建議北捷仍可透過營運技術來克服。
他說,一是提早發現、增加可靠度,例如偵測元件有些異常,是不是就要趕快介入處理,或進行可靠度分析,評估零件更換年限是否可再提早,避免異常發生次數過於頻繁;二是疏運旅客的緊急應變處理,今日處理時間50多分鐘,可以再優化,應儘量縮短因系統異常所產生的旅客延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