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新股開發科技公佈中籤率,上市委會議重啓拉開新股發行帷幕
3月2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公佈成都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開發科技”)發行結果。數據顯示,44.83萬戶參與了開發科技的打新,凍結資金5612.32億元,最終申購倍數581.06倍,中籤率爲0.17%。本次IPO發行價格爲30.38元/股,發行市盈率爲8.15倍。
從網上申購配售情況來看,44.83萬戶投資者參與了開發科技的打新,以網上有效申購數量184.74億股、發行價格30.38元/股計算,該股網上合計凍資5612.32億元。
北交所新股發行市盈率均值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華源證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師趙昊團隊指出,截至2024年年底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數量總計 265 家(包含轉板企業)。從中籤率來看,2022年至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中籤率均值逐年下降,從2022年的3.28%下降到2024年的0.1%。
從網上發行凍結資金數額來看,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網上發行凍結資金的均值爲369.43億元,而2024年上升到了2128.97億元,年增長率達到476.3%。2022年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有效申購倍數均值爲218.27倍,2024年上升到了1478.95倍,實現大幅增長。
從發行市盈率來看,2022年至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平均值與中值都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22年的上市公司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爲22.33倍,2024年則下降到了15.45倍。從發行首日漲跌幅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發行首日漲跌幅均值從2022年的10.03%上升到2024年的217.69%。
華金證券新股首席李蕙認爲,3月以來,A股市場新股首日漲幅持續呈現較爲剋制收斂跡象,或代表新股首日交投熱情相對平淡;尤其是比較春節之前新股首日平均漲幅基本居於200%以上,新股首日交投情緒或降溫明顯。從二級市場投資收益來看,隨着新股首日再定價逐漸收斂,在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整體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即期新股上市短暫交易日波動風險或有所降低。
今年北交所首場上市委會議召開將拉開新股發行帷幕
3月19日,北交所上市委員會發布審議會議公告,根據公告,3月26日將召開2025年首次上市委審議會議。會議將審議四川西南交大鐵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大鐵發”)的IPO申請。隨着上市委會議的重啓,預計後續會有源源不斷的新股供投資者申購。
公開資料顯示,交大鐵發於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2020年3月摘牌。摘牌三年後,在2023年3月二次掛牌,目前處於創新層。此次交大鐵發IPO申請,從受理到上會,前後歷時約九個月,此次IPO擬募集資金約1.68億元,投向新津區交大鐵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交大鐵發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2.73億元和3.35億元,淨利潤爲3378.61萬元、4895.81萬元和5609.5萬元。
趙昊團隊指出,截至2025年2月28日,北交所已受理企業數量達98家。在已受理企業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佔比59%。其中31家企業在各自領域位處較高行業地位,21家企業擁有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其中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有5家;9家企業擁有省級隱形冠軍企業稱號。
申萬宏源專精特新首席分析師劉靖表示,開年以來,北交所新股發行節奏偏慢,短期主要受到春節、補年報等因素影響,本質還是新“國九條”背景下公司質量優先、審覈嚴格的導向不變。展望全年,仍維持全年40只左右新股發行量的預測、且預計下半年將加速提質擴容,新三板掛牌質量大幅提升的節點從去年6月開始、彼時有不少滬深擠壓項目,這批企業掛牌時間滿一年可上會、對應今年下半年時間窗口;此外,北證後備軍高質量擴容仍在持續進行,2月新掛牌企業淨利潤體量中樞達7632萬元、再創新高,將對後續北交所新股質量形成進一步支撐。
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塊層次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差異化的安排,促進市場資源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並支持創新轉型、綠色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曉翀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