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職業學院:用青春志願底色繪就校地共融畫卷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北海職業學院以“專業實踐+社會需求”雙輪驅動,構建起特色鮮明的志願服務體系,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讓青春力量紮根基層,“十四五”以來累計開展活動800餘次,服務時長近40萬小時,3.2萬名註冊志願者用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春內涵,書寫了校地共融的動人篇章。
機制爲基:構建“三維聯動”育人體系
學校將志願服務納入社會實踐學分,構建“校地聯動+課程嵌入”長效機制,培育出支教助學、義務導遊、家電維修等20餘個常態化品牌項目。通過“校-院-團支部”三級管理架構,形成“招募-培訓-服務-考覈-激勵”全流程閉環。
教育與康養學院“明日之師”志願服務隊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團隊結合專業特色開展“關愛一老一小”志願服務,小學教育和學前專業志願者下鄉村、進社區開展支教助學、社區助學;體能訓練專業志願者爲居民提供肩頸理療;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爲老人測量血壓、指導日常護理等。項目惠及31所村小、25個社區及2個老年公寓,成爲學校志願服務與專業實踐融合的標杆。
專業賦能: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品牌
學校各二級學院立足專業優勢,推進“一院一品”建設,實現志願服務與專業實踐精準對接。
“數智”助老惠民。實施“數智賦能鄰里守望”項目,構建數字化學習生態,爲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操作、反詐培訓、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等多項公益服務。
非遺傳承潤心。“巧手學堂”將傳統技藝融入社區服務,通過指導艾草香囊製作、漆扇繪製、竹編體驗等活動,結合趣味民俗遊戲,推動非遺傳播普及。
技能服務便民。“紅齒輪”服務隊深入社區、鄉村開展家電維修、安全用電知識普及。學校多支志願服務隊聯動開展急救技能培訓、普法宣傳、民族文化體驗等多元化服務,形成技能惠民服務圈。
校地共生:書寫青春擔當的時代答卷
從“環廣西”自行車賽到“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從文明城市創建到鄉村振興一線,北職志願者的身影無處不在。在合浦縣石灣鎮紅錦村,志願者幫助村民栽種黃皮果樹苗、種植紅薯苗和玉米,用勞動實踐助力鄉村振興;面對颱風“蝴蝶”威脅,駐村工作隊聯合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幫助村民搶收荔枝,並通過“線上電商+線下師生認購”模式銷售,爲脫貧戶實現收入1萬多元。
北職“益”站項目整合13個黨支部、27支師生志願服務隊資源,以“15分鐘步行可達”爲服務半徑打造“移動式便民服務圈”。創新“校社共建、專業賦能、菜單服務”模式,聚焦生活便民、健康關懷、文明踐行、社區治理四大領域,累計開展活動450場,服務時長超6萬小時,覆蓋北海市多個社區、惠及羣衆3萬餘人次,成爲破解社區服務“最後一公里”、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特色品牌。
北海職業學院以志願服務爲紐帶,實現了育人成效與社會貢獻的雙向奔赴。“我們把思政課堂搬到社區街巷、田間地頭,讓學生在奉獻中讀懂‘國之大者’,用青春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北海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永玲說。(趙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