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武德宮國際學術論壇 美國教授體驗扶鸞「問事」並分靈神明回國
美國教授馬傑明擲筊祈求分靈神明,連獲5允杯,可迎武德宮黑虎將軍回國供奉,他滿心喜悅。圖/擷取林安樂臉書
國內財神祖廟雲林縣北港武德宮舉辦第6屆「財神學術論壇」,今年以「扶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爲題,首次採「雙場域」分別在政治大學與北港武德宮舉行,邀請德、法、美、日、香港等國學者展開跨國交流,讓「武德扶鸞」邁向國際。
到訪的外國學者除參觀武德宮各神殿,其中美國教授馬傑明並親自參與扶鸞「問事」儀式,甚還跪地擲筊祈求分靈神明回美國,成爲今年論壇另一樁國際交流盛事。
這項國際論壇由武德宮攜手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元宇宙中心及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PSL)共同策辦,規畫3場專題演講、11場次共25篇論文發表,內容涵蓋歷史文本、宗教儀式、性別研究及數位科技,開啓以「扶鸞」爲核心的國際對話。
武德宮主委林安樂也以「事死如事生—財神濟世公案中的祀祖與人生」爲題專題演講,並透過內壇濟世案例,探討祀祖信仰如何影響現世人生。他說,武德宮每月進行約15壇常態性扶鸞,已累積近10萬篇鸞文,內容廣博多元,堪稱全臺之冠。
林安樂表示,廟方更以500萬元產學合作計劃,建立鸞文系統整理、數位典藏以及研究資料庫,今年論壇更吸引國際專家學者親臨交流,讓武德宮不僅成爲臺灣扶鸞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國際宗教文化交流的指標性場域,透過跨國跨領域研究,讓世界看見臺灣在宗教研究與文化傳承的獨特地位。
連日來,政大元宇宙中心主任陳志銘以「宗教、AI、元宇宙」,探討宗教如何與新興科技對話;中研院士李豐楙以「神示卜地:武德一脈的開基聖蹟」剖析信仰源流。並同步發表包括出版的《武德之靈秘見聞錄》、《靈秘之內壇鸞文彙編》及《財神信仰學術論文集》,爲學界提供系統鸞文研究資料,一窺財神信仰和鸞文的深厚內涵。
論壇期間,也讓各國觀摩開壇儀式,其中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馬傑明(J. Lorand Matory)見狀當場表示他也有問題想請示神明,即依「問事程序」用英文寫下資料並進案到神駕前稟報所要請示的問題,再透過翻譯詩文,讓馬教授瞭解神明示下的文意。
馬教授並在導覽深入瞭解各神殿之後,即表達他想要奉請武德宮黑虎將軍回去美國奉拜,廟方安排團拜,馬教授帶領太太一跪地拜神,並按我國儀式擲筊請示,誠心靈驗,讓他連獲5允杯,贏得全場喝采,他欣悅迎請黑虎將軍回美國供奉,祈求平安。
北港武德宮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各國學者齊聚跨國探討宗教文化。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武德宮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各國學者齊聚跨國探討宗教文化。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武德宮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各國學者齊聚跨國探討宗教文化,武德宮主委林安樂也專題演講。記者蔡維斌/翻攝
美國教授馬傑明分靈武德宮黑虎將軍回國供奉。圖/擷取林安樂臉書
美國教授馬傑明也體驗扶鸞「問事」過程,並以英語透過翻譯請示神明個人一些問題。圖/擷取林安樂臉書
北港武德宮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各國學者齊聚跨國探討宗教文化。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武德宮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各國學者齊聚跨國探討宗教文化。記者蔡維斌/翻攝